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8篇
综合类   1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构建化解"乡域政治"中多元利益冲突的法治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乡域政治"中存在着多元主体之间的利益矛盾中突,如何化解乡镇政府与村级组织、村庄精英、普通村民的多元利益冲突问题是"乡域政治"的核心内容.现存的利益冲突化解机制有着行政化、非法治化和民俗化的缺陷,不能真正化解多元利益之间的矛盾纷争.因此,乡村"善治"的基础在于:加强"以法治乡"理念的养成;乡镇政府由"权力型"向"法治型"转化;基层法院由"司法行政化"向"司法独立化"转化.  相似文献   
2.
"多元主体治理"的科学发展路径与我国的乡村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乡村治理在客观事实上已经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但乡村治理的主体是谁的问题却没有标准的答案,是乡镇政府?是村民群众?还是乡村精英?或者是几者的结合?研究者们见智见仁.在我国农村应倡导"多元主体治理"的科学发展模式:一是乡镇政府不再作为惟一的治理主体和权力中心,但又是绝对不能缺少的治理主体;二是村民组织和村民代表等可以作为独立的主体;三是乡村精英发挥自己的力量积极参与乡村治理.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政府职能的角度来分析农民工权益的保护问题,认为保护农民工权益是政府应有的责任,而且政府应处于积极主动的主导地位;同时指出在保护农民工问题上,政府存在严重的缺位现象;并分析了政府缺位的原因;最后在采取有效举措实现政府职能归位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精神暴力是指一种比较隐蔽的精神上的攻击,对受害者在精神上进行折磨,使对方始终处于精神恐惧之中,从而给对方的心理和精神造成伤害。精神暴力的表现有其特殊性:1、时间的连续性;2、表现的隐蔽性;3、后果的严重性。引发精神暴力产生的原因有:1、男权地位;2、文化因素;3、感情因素;4、个人的性格特质;5、社会习俗规范。解决精神暴力冲突的措施有:社会方面的、经济方面的、情感方面的、以及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和理性选择婚姻。  相似文献   
5.
企业管理者的人格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理者人格魅力的表现量度,关系着企业经济效益的增值态势,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整体营销的关键元素之一。本文分析了表现管理者人格魅力的现实必要性;管理者人格魅力的具体内涵;管理者人格魅力显现出的价值意义等主要内容,提出企业管理者应该进行自身的人格定位。  相似文献   
6.
儿童期是人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它会影响到人一生的成长.农村儿童在享受义务教育的过程中虽然可以在学校里得到老师的教育和帮助,得到社会的关心和爱护.但是,有近2000万儿童却得不到来自家中父母的亲情关怀和教育,这部分儿童被称之为"留守儿童".亲情教育的缺失将是他们在学习、生活和人生成长中的最大障碍.对此问题我们必须作出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城市化的滞后发展已经成为中国迈向现代化之路的一个巨大障碍。究其原因,是从建国直到现在,关于我国的城市化发展道路仍有争论,不能形成统一思想,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本文将对我国的城市化发展现状、意义、特征、滞后的原因作一个简单的分析和阐述,从而得出我国正确的城市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8.
推销之道在于心。信心是成功推销的必要前提。恒心是成功推销的内在动力。爱心是打开成功推销之门的万能钥匙  相似文献   
9.
对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是一个日益尖锐的特殊问题,正视它的存在并积极求索化解之道势在必行。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使农民工难以真正地融入城市,阻碍了我国的城市化建设进程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现阶段,我国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不可能一步到位,一定要按照循序渐进、轻重缓急的步骤,充分考虑农民工的需要,使他们得到实实在在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私营企业盈利的合伦理价值判断的意义有4个方面。(1)作为非公有制经济的私营企业的客观存在,是由“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它肯定了私营企业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和现实合理性;(2)由“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分配原则,肯定了私营企业盈利的主观目的性的合伦理价值判断的意义;(3)对于私营企业投资盈利或亏损的评价标准,只能是“有益或有损于社会利益”;(4)要坚决反对“凭借行业垄断和某些特殊条件获得的额外收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