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6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这里所谈的含蓄,主要指文艺家在作品小表现出的一种委婉隐约的风格,将意思、情感含而不露,意境深远,耐人寻味、便是含蓄。 清初水墨大写意花鸟画派的大画家朱聋(八大山人),对当时的现实异常不满,为了表达他的惩忿心情,便常常借花木鸟鱼来缘物寄情。如画鸟,鱼一类动物,多半昂头,神气十分倔强。尤其在画眼睛时,常作夸张、奇特处理,将其画成方形,眼珠点得大旦黑,往往顶  相似文献   
2.
鲁迅的散文诗剧《过客》,刻画了一个有着超常韧性的“过客”的形象。他在“一条似路非路的痕迹”上跄跄踉踉地走:走得口渴,走得脚破;然而依然一路走,息不下——他“乐于受苦”。他走得“血不够了”,走得“太阳下去了”,而且明知前面是坟地,然而依旧奋进向前:“夜色跟在他后面。”——他又“乐于牺牲”。何以会如此呢?这便是本文想要谈谈的。  相似文献   
3.
作为社会群体特殊部分的大学生在学习、生活、择业等各方面的影响下 ,心理负荷不断加重 ,心理障碍发生率日渐增多 ,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加强高校心理辅导工作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鲁迅先生在小说《故乡》中写了两堵“高墙”:一堵是用青砖筑成的有形的高墙,另一堵是用“古训”——统治者的教义——筑成的无形高墙.前者犹如铁栏,后者如同枷锁,禁锢着人的身体和精神,使之艰于呼吸视听.懂此,对我们进一步学习《故乡》,或许会有些帮助罢!  相似文献   
5.
鲁迅的修辞     
一般说。修辞包括词语的选用与锤炼;句式的选用;修辞手法;布局谋篇等。限于篇幅,本文准备就上述内容中的前两部分,分别举些例子,以说明鲁迅是如何修辞的。  相似文献   
6.
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旗手,是为新文学而战的人.他的一生向着新的思想境界前进,向往新的生活.为了造出大群的新的战士,他从事教育;为了闹出几个新的创作家来,他提倡翻译、创作新小说——这是鲁迅新的一面.然而,他生活在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出身旧式的士绅家庭,1898年前受的是旧式教育.1881年——1936年:短暂一生的大半生活在腐旧的清王朝.很清楚,鲁迅是由旧时代的教养所培育出来的,因此,他又有旧的一面.这旧的一面如何?这便是本文所要论述的.鲁迅对母亲是很孝敬的.这只要翻翻《鲁迅全集·书信》,看看他给母亲的信,便知道了.鲁迅致母亲的书信,在1987年版的《鲁迅全集》中共有50封(1932—1936年).现在让我们较为集中地看看信的开头、结尾和署名.开头——1.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2.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  相似文献   
7.
《一件小事》写于1919年7月,发表于该年12月1日的《〈晨报〉创刊纪念增刊》。后收入《呐喊》。作品虽小如珠玑,但对它的认识却聚讼纷纭,各种看法相距很远,甚至相反。以下想择其要点,谈点自己的意见。 一、关于小说的主人公 小说的主人公有人认为是车夫,有人则认为是“我”。前者如李何林,他认为小说的主要内容“首先是歌颂劳动人民伟大崇高的精神,其次才是写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车夫崇高无私的精神感动之下,进行自我解剖。表现出十月革命以后马克思主义对一般知识分子的影响”。(《十五篇鲁迅作品的问题试答》)陈根生亦认为主人公为车夫。因其“处于情节的中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