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在传统乡村社会里,对农民而言,集市是一个重要的公共生活圈,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赶集路上的交往。这种跟同村的路伴儿或集市路上偶遇的熟人交往,既巩固了原有的熟人关系,又扩大了原有的社交范围。二是集市上的社会关联与人际交往。除趁赶集走亲访友外,村民通过固定市场交易还会建立起一种半熟人关系,这种交往甚至会延伸为在生活上的互助。三是茶铺资讯传播与休闲。茶铺为赶集的村民歇脚提供了方便,也满足了人们听闻信息、交流和闲玩等需要。可以说,集市作为跨出村界的基层市场社区的存在,有利于区域社会的整合。因此,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政府应将更多的资源用于乡村公共设施、公共服务、公共文化和公共空间的建设,使日趋衰微的集市恢复其社会功能,以缓解乡村社会关系所面临的危机。  相似文献   
2.
"软实力"概念提出以来,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软实力"这一概念最先提出时,主要用于国际关系层面上分析国家综合国力,"软实力"也仅仅指国家软实力,是一种宏观视野。区域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概念在区域竞争与发展层面上的应用与延伸,是软实力的一个衍生概念。但是由于区域软实力是一个新近提出的概念,目前仍处于一种不能准确表述的局面,因此,有必要在梳理国内外不同观点的基础上,以概念的本源为基础,从理论基础、概念内涵和研究方法三个层面构建区域软实力的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3.
徐京波 《天府新论》2014,(2):119-125
关于消费主义的讨论存在两种不同学术取向:非政治化的自由选择和欲望需求的建构。前者主要将其作为一种文化态度、价值观或生活方式,以非政治化的手段将个人发展、即时满足、追逐变化、喜好创新等特定的价值观念合理化为个人日常生活中的自由选择。后者基于社会建构论的方法论立场,认为消费主义的基本预设是消费的意义不是为了传统意义上实际生存需要的满足,而是在不断追求被制造出来、被刺激起来欲望的满足。消费主义存在着认同与批判的理论分殊。对消费主义理论的辨析及反思可以成为研究中国社会转型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4.
关于消费主义的讨论存在两种不同学术取向:非政治化的自由选择和欲望需求的建构。前者主要将其作为一种文化态度、价值观或生活方式,以非政治化的手段将个人发展、即时满足、追逐变化、喜好创新等特定的价值观念合理化为个人日常生活中的自由选择。后者基于社会建构论的方法论立场,认为消费主义的基本预设是消费的意义不是为了传统意义上实际生存需要的满足,而是在不断追求被制造出来、被刺激起来欲望的满足。消费主义存在着认同与批判的理论分殊。对消费主义理论的辨析及反思可以成为研究中国社会转型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5.
消费主义开始向农村渗透,严重影响着农村社会关系,特别是互助关系。通过运用深度访谈与参与式观察相结合的质性研究方法,从农业生产、住房建设、公共事务、红白喜丧等四个领域系统分析农村个体化过程。研究发现,消费主义对互助关系进行瓦解,建立在个人和民间实践基础上的“助”的理念和体系遭到破坏,乡村社会日趋个体化。传统互助团体开始走向衰落,村民从各种共同体中“游离”出来,走向原子化,从而导致了农村社会关系的危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