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4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17篇
管理学   191篇
劳动科学   22篇
民族学   55篇
人才学   38篇
人口学   19篇
丛书文集   568篇
理论方法论   64篇
综合类   1141篇
社会学   74篇
统计学   66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137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18篇
  1979年   6篇
  1963年   4篇
  1962年   4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3篇
  193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国华 《南京社会科学》2022,(3):108-117+136
本研究以短视频平台为例,论述了数字时代公共价值的生成与转移机制。从较长时段的当前史视角来看,数字时代的公共价值,是在媒介技术演进机制、逐利的欲望机器与公众的社会交往机器三者之间的深度关联之后,所形成的大规模公众参与的数字文化实践中生成的;而它们三者之间的内在张力又使得大规模公众参与的数字文化实践随着技术媒介形式和媒介平台的更迭,不断以块茎式、游牧式的方式生成与转移,从而构成了数字时代不断延伸的公共价值“逃逸线”。在这个过程中,商业化因素对数字平台公共价值兼具构建性和耗散性效应,因而也是数字时代公共价值生成与转移的重要要素,对其复合作用的评价需要超出单纯的拒斥或赞誉这两种常见的态度。本研究通过对数字时代公共价值生成与转移机制的论述,进一步明确了大规模公众参与的人民性、公共性与社会建构性,从另一个侧面重申了公众参与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阿伦特和马克思关于人的定义都把关系到人的条件本身作为基础,阿伦特继承的是亚里士多德的传统,认为人是政治动物,而马克思则把人看作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由此带来的结果是,二者对自由产生了不同的理解。大致来看,马克思的劳动自由观强调人在劳动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关系中现实地复现自己、表现自己作为类存在物的类特性,而阿伦特的政治自由观主张平等多样的主体通过言辞和行动的表演在公共领域进行秀异、显现自我。阿伦特基于其对自由和劳动、工作以及行动等概念关系的理解,对马克思的自由观念进行了评析和解读,但她对马克思劳动自由观的这种理解存在问题。尽管如此,阿伦特的解读仍然有助于我们加深对马克思自由观念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曾国藩留存的诸多文字言论,蕴涵着丰富的政治伦理思想。探本溯源,曾国藩仕宦生涯中矢志不渝所诚挚信奉、躬身践行、聚力维护的,就是儒家的道统与清廷的政统。围绕着道统与政统这个核心,曾国藩在为官治军实践中极力倡行礼治德政、经世致用和人才兴政的政治伦理主张,试图通过自己的体悟开化,为道统与政统的延续寻求某种定力或门径。  相似文献   
4.
曾路 《民族学刊》2019,10(6):83-88, 134-136
定向思维模式的建构与解构实际上反映出认知结构的二重性特征,两者在文化认知活动中可互为挹注共存于对立统一关系里。因此,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范式的研究,不仅要重视建构之功能催生的符号化文化构成,还应关注解构之功能显现的非常见的文化元素。同时,只有弄清楚定向思维模式的建构与解构在文化认知中的意涵,才能明确定向思维模式的“趋向”和“专注”特点以及“惰化”和“孤立”倾向,从而为牵及民族文化事项的认知固化与迁移提供理论工具并用以指导多元文化实践。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考虑延期支付的情况下构建了二级供应链关于易逝品的最优订货决策模型,其中供应链由单个供应商和多个面临资金约束的零售商组成。在不允许缺货的情况下,供应商为零售商提供延迟支付来缓解零售商的资金压力,同时零售商对产品的定价将随易逝品的价值变质而变化。本文利用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了算例分析,同时对模型中的相关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延迟支付能够提高供应链总利润并降低风险,从而有利于供应链整体效益的提高。在延期支付条件下,供应链各成员获得的收益增量存在较大差距,其中供应商能够获得更多收益。最后,通过敏感性分析,我们还发现产量及易逝品保质期的变动会对供应链整体利润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课程改革明确要求教育教学应围绕学生开展,使学生能够个性化发展,而传统的思政教育已经不能满足教育改变的要求,只有不断创新,提升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才能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本文在对辅导员思政工的实效性,有效性上作分析说明,同时阐述辅导员在提升思政教育实效性上作几点说明并提出相关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8.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乡村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其中,乡村建设中农民房屋建筑类型从特质性的“匠心独具”到同质性的“千村一面”,再到异化性的“自厝同异”变迁路径,反映出传统文化的保护危机,也深刻揭示出建筑变迁背后暗藏的农民与地方政府间的多元矛盾和博弈。此问题的根源在于农民主体性被消解,成了被建构的对象或客体,而地方政府却不断强化构建主体的身份认同。事实上,当前乡村建设呈现出五种不同的价值取向:一是为城市消费者休闲情趣的乡村建设;二是为城市中产阶级家乡情感的乡村建设;三是为地方政府凸显政绩的乡村建设;四是为开发商投资回报的乡村建设;五是为农民生存利益的乡村建设。不同参与者均带着不同的利益诉求介入乡村建设,直接影响到乡村建设的发展走向。因此,要处理乡村建设中的矛盾和问题,必须强化农民在乡村建设中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身份,赋予农民对乡村建设事务的话语权与决定权。  相似文献   
9.
正市委贾书记在大会上拍了桌子。当时,我就坐在会场的第一排,并作专心致志、奋笔疾书状。贾书记主持召开的是扶贫帮扶工作推进会。他声音提得老高,讲重要性、紧迫性,从中央到省到市可谓高度重视,偏偏某些县区熟视无睹。贾书记用眼光来回地在我们坐在第一排的人头上扫来扫去,我很紧张,十分害怕他把目光停留在我身上。我心知肚明,他说的某些县区,可能就是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中职汽车维修专业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开发及应用过程,总结了关于创建学习情境、组织教学资源、控制教学过程、推进校企合作等方面的问题,探讨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