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5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中国文人对园林意境设计的影响分析——以苏州园林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园林有皇家园林和文人园林两条发展脉络,苏州园林集中体现了文人园林中文人的文学修养、生活方式以及态度、思想对园林意境设计的影响。其命名受文人对自然与美学意境的追求的影响而极具文学、绘画的美学意境;其整体设计受到文人的生活方式与态度影响,用"以人为本"作为为园林的意境设计指导思想;园林的整体意境受文人思想影响着重于显而不露、意境无穷;园林植物的种植亦强调其所表达的意境。  相似文献   
2.
能源安全与湖南省生物质能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能源安全正面临严峻挑战,发展洁净的可再生能源已成了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原料问题是中国燃料乙醇发展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开发替代粮食作物的薯类和甘蔗等资源是解决目前燃料乙醇生产成本高,原料有限的根本出路。湖南是个能源相对贫乏的中部内陆省份,无油少煤,但具有农业生产的自然资源和技术优势,有利于生物质原料的大规模生产,据此提出湖南应重点发展薯类燃料乙醇,并同时兼顾多元化发展的生物质能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3.
新农村建设鲜明的时代背景和重大的历史现实意义,具有多角度解读的宽广空间。生态经济属性是新农村建设的本质属性,首先,它取决于农业的生态经济内涵,是内生的;其次,是以生态经济学理念对新农村建设属性的解读;第三,是生态工业文明价值追求的反映,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历史、社会属性与生态经济属性的交汇。从上述三个方面深入进行考察,并以此为视角,提出新农村建设应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走低成本、低污染、低消耗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工业化道路,发展“绿色产业”,使之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依托,以实现发展与环境双赢的整体目标。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侗族聚落空间形态演变趋势的分析,研究侗族聚落空间形态演变的生态因素及生态影响。研究表明:侗族总人口的快速增长及其结构的多样性使得民居建筑在数量、形态和功能需求上产生变化;物质流和信息流的变化使得传统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改变,由此导致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而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对民居的生态系统影响则表现在自然生态系统的失衡危险和对民居社会生态系统中"款"组织形态这一核心因子的破坏。二者之间有着互为因果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社会保障房景观设计文化理念与其他国家不同,也与其他房屋景观设计理念不同,对此进行研究非常重要而迫切。社会保障性住宅区的建筑与景观设计文化理念遵从两大基本原则,一是既考虑住房者的功能也要考虑其艺术;二是既要考虑现有住房者也要考虑潜在住房者,尤其是要考虑社会主义国家的住房者的尊严,同时也要防止社会保障房的过度奢侈、安逸、美观。社会保障房景观设计的文化理念包括:坚持公共属性与私密属性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强功能属性与弱舒适属性相结合的原则;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善于因地制宜,尊重环境属性;增强使用者与自然环境的结合和协调;尊重当地传统文化;构造政府文化理念;等等。  相似文献   
6.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