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3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11篇
综合类   66篇
社会学   21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差异,所以他们的学习成绩有高有低,影响了教学的效率。对此,初中语文教师就要明确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对学生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课程知识,体验学习的乐趣。  相似文献   
2.
庐隐的小说《丽石的日记》以丽石与沅青的姐妹情谊书写,在现代文学史上首创同性恋文学写作,为我们呈现了知识女性的角色焦虑。作家以小说的形式,探讨两性关系、婚姻模式,表达了建构自我的性爱模式和理念的企图。小说强调女性之间纯粹的姐妹情谊,所以,庐隐笔下的同性恋书写,呈现出模糊和暧昧的状态,这种情感模式类似于女性联盟,是对男权中心社会的反叛,同时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迟子建小说明显的地域标志成为她自身的创作标签。《别雅山谷的父子》承续了东北地域文化书写,大兴安岭茂密的森林寄托着她对特殊地理空间的文化体认和主体关切。作品通过鄂伦春人生存场景和地方文化风俗的描写,表达了对原住民文化衰落的担忧,对少数民族文化生存的观照。鄂伦春人自然自得的生活,善待自然的观念,强烈的家园意识,都使作品有了丰富的地方内涵和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爱玲小说善于套用传统戏曲的命名、用语来营造小说气氛和氛围,或隐喻或颠覆或象征,借用传统资源.表达现代主题。小说题目、主题、人物塑造上都具有戏剧化倾向。戏剧元素的借用强化了叙事效果,人生如戏的认知,更突出了张爱玲作品的悲凉色彩。  相似文献   
5.
传统观点认为海派文学就是世俗文学、商业文学,强调欲望表达,官能感受,描绘都市的声色景观,充满低级趣味。其实,海派作家同样拥有爱国情怀,关注底层民众,创作上不乏进步政治倾向,内容具有民主自由精神,有些作品在当时甚至被视为普罗文学的典范之作。因此,海派小说是带有先锋性和革命性的现代作品。  相似文献   
6.
沈子凯自幼学习美术,毕业后先后从事漫画、动画和广告等工作.2007年,沈子凯用不到10万元的原始资金创立了纯真年代艺术火柴品牌,开始了艺术品创业,短短一年时间,先后开发出200余种产品,并在全国各地开设了近30家专卖店.在沈子凯的这条职业生涯曲线中,始终贯穿了一个词眼,那就是"梦想".  相似文献   
7.
启蒙文学带有社会批判和自我批判的根性,但面对民族危亡,启蒙话语现出力不能及。知识分子的使命感和精英意识,使得五四以来的知识分子以各种方式从政佐政,根本上把学术当作手段,听命于政治势力的政治号令,放弃个人话语权,独立意识的欠缺,往往使文学陷入迷途。  相似文献   
8.
19世纪60年代的清末实业教育,提倡"向西方学习",开启了中国职业教育的先河.就浙江而言,自1897年杭州太守林启创办中国最早的实业学堂"杭州蚕学馆"始,也已经有了112年的历史.在这百余年的历史进程中,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浙江乃至全国的职业教育,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独特的经济模式让改革开放后的浙江从一个农业省变身为经济强省,职业教育的发展成为其内在需求.我们就浙江的职业教育发展问题采访了浙江省教育厅职成教处徐伟标处长,他表示,新中国六十年,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尤其是近几年,浙江省内职业教育成就巨大."首先是源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其次,全省职教工作者始终将改革创新作为职教发展的动力,走内涵式发展路子,为浙江省职教事业不断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形成了最为宝贵的富有浙江特色的体制机制优势;第三是我们加强了基础能力建设,全面实施'职业教育六项行动计划',切实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相似文献   
10.
王丽君 《民族论坛》2013,(5X):40-42
聚落作为人类活动烙在区域地理环境上的文化产物之一,其构成的设计理念中含有显性的结构和隐性的文化,是两者的统合,是地域观念的表达。无论人们采用何种方式来表达其业已形成的观念,总是伴随着某种立体图像,沿着人们日常生活的行为留下的标符,可以描绘出一个地形学图谱。身体是认识世界的母体,作为生物实体,有一定的文化符号铭刻其上。因而,我们探索多样化自然的同时,也应审视与之相伴的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