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4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繁荣和发展重庆社会科学是重庆社会经济发展的紧迫需要 江泽民同志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三次对繁荣和发展社会科学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我们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方面"的重要论断,同时发表了"四个同样重要"的重要论述,这无疑为包括重庆在内的全国各省市、各领域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空间。重庆社会科学界也应该抓住和珍视这个历史机遇,深切领会江泽民同志的讲话所蕴涵的深刻意义。结合重庆的实际,我认为,繁荣和发展重庆社会科学是重庆社会经济发展的紧迫需要。  相似文献   
2.
现代服务业发展与城乡统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崇举 《社会科学》2008,(3):112-116
现代服务业发展与城乡统筹似乎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但从深层次来分析,在城乡统筹的进程中现代服务业所具有的环境营造、产业集聚、城乡沟通、人才培养和增加消费等功能起着基础媒介和桥梁作用.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区发展农村现代服务业将有效改善并持续助推城乡统筹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Weaver-Thomas模型的战略产业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提出一种以Weaver-Thomas模型为基础的战略产业选择模型,改进传统算法中根据经验分布与假设分布比较确定战略产业个数的不足,通过对小城镇产业的实际验证,这种改进的算法更加合理。文章结合重庆江津区德感镇工业发展情况,根据战略产业选择原则,选出了10项战略产业评价指标,利用Weaver-Thomas模型分析了12个工业产业,选择并评价了战略产业优选结果。最后,提出了发展德感镇战略产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区域合作视角的西三角经济圈规划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西三角经济圈在西部大开发中的特殊地位及其成为中国经济新增长极的良好基础和现实差距,国家应尽早将其纳入国家中长期战略规划。本文从"一心双核多轴带"的城市群体系、立体综合通道网络体系、战略性产业发展与对接、信息共享及合作平台等方面构想了西三角经济圈内部融合的架构,并提出利用以成渝经济区和关中-天水经济区为新增长极着力点、以圈内圈外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支撑的综合通道网络、以科教等社会事业发展支持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以重庆地位提升构筑"一心双核多轴带"城市群体系、以生态保护与粮食安全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保障和以成渝经济区规划拓展区为联接带的区域一体化推进策略。  相似文献   
5.
王崇举 《决策导刊》2006,(11):32-33
重庆工商大学是由原渝州大学和原重庆商学院合并成立的一所以经、管、文为主,经、管、文、工、法、理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合并近五年来,通过全体师生员工的团结拼搏,开拓创新,学校获得跨越式发展。回顾学校的发展历程,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今天取得的成就,是与坚定不移地走科研强校之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6.
从教育和文化服务、基本医疗服务、社会保障服务、生态环境服务、公共基础设施服务、信息化服务6个方面构建基本公共服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测度2005—2014年西部地区12个省级区域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及其差异,并对其空间格局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西部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有所提升,但也存在波动;各省区市公共服务水平差异显著,可划分为高、中、低3个层级,各层级内部的差距也较大,并呈现“从北向南递减”的态势;经济发展水平高低决定基本公共服务提供能力的强弱,但并不直接决定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主要受投入力度和投入效率的影响,并与区域人口及人力资源状况、中央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强度等有关。  相似文献   
7.
综合配套改革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新的战略启动点,是推动地区协调平衡发展的支点之一[1].国家综合配套改革是一个全方位的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的过程,其核心在于"先行先试"权.试验区在社会经济领域的"先行先试"可能会引发种种社会经济问题与冲突,造成试验区的"不稳定",妨碍试验区综合配套改革的顺利进行.文章对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风险评价与预警机制进行研究,并就试验区的风险应对与风险防范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吴华安  王崇举  石智雷 《西北人口》2010,31(6):82-86,92
从城市容量角度关注农民工城市化的研究成果比较少见,本文从城市容量出发结合人口城市化的相关研究成果,提出城市容量是一个以人口负荷量为主体,包含自然容量、经济容量和社会容量的三维系统,并建构了人口城市化与城市容量之间交互作用的分析框架。认为,在现阶段,城市的自然容量和经济容量有助于人口城市化,而城市的社会容量则因无法满足农民工均等地享受公共服务而延缓着这一过程,也使农民工"半城市化"成为长期现象。因此,作出农民工城市化进程包括两个阶段、四种身份和八个特征的判断。在此基础上,认为,解决农民工"半城市化"的关键须从城市的社会容量着手,系统地考虑三维容量之间的相互嵌入和协调扩张,并提出农民工"深度城市化"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10.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浪潮滚滚,国内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为我国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提供了难得机遇,同时也提出了严峻挑战。按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为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要,将封闭式的人才教育转向开放式的人才培养,已成为高等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