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4篇
丛书文集   7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20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德困境"指一种道德选择上的两难境地,它经常被"再现"于通俗叙事文艺作品中,有时会带来叙述诉求与伦理诉求的冲突,对角色的接受效果产生负面影响。"江流儿"故事中的殷氏就是典型一例。小说文本系统对该问题的处理,形态稳定而失于简单,戏曲、说唱文本系统则对该角色表达出更多的理解与同情,并为消解其"道德困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付出更多努力。在具体方式上,戏曲以"渲染事件"为主,说唱以"增饰事件"为主,这与两种文艺形式的表现成规,及其系统内部的艺术经验传统密切相关。戏曲、说唱文本中的这些处理方式,又与民间信仰和审美相适应,体现出叙事者的逻辑与智慧。  相似文献   
2.
3.
胡瑞年  胡胜 《中南论坛》2009,4(3):17-19
高校学生干部是班集体的骨干,是学生的核心,是老师的参谋和助手,是沟通学校与班级、老师与同学的桥梁和纽带,对良好班风的形成以及教师能否对班级进行有效管理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初步探讨了高校班级学生干部“四三二一”选拔模式,以期为构建先进班集体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通书是旧时民间通行的一种历书,其中载有吉凶宜忌、祛祟镇邪等方面的知识,为古人从事"择吉"、"祛祟"等民俗事象提供指南,是当时民间常备常用之工具书。明清小说中多有关于通书的描写。这一方面反映了相关民俗事象在当时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同时又与作者的艺术构思有关,承担着一定的叙事功能。其中,《玉匣记》是比较突出的一种。  相似文献   
5.
明清神魔小说的创作思想较为复杂 ,本文将之粗略地归纳为四种类型 :托神魔以刺世 ;借鬼怪以劝惩 ;以戏言寓诸幻笔 ;现民众闾巷间意  相似文献   
6.
针对纺纱生产过程影响因素多、监测维度广导致的过程波动难以分析和纱线质量难以预测的难题,课题组提出一种基于多关联参数特征子空间的纺纱质量波动预测方法。首先分析影响纱线质量的关联参数之间关系,构造能够表征纱线质量波动的特征子空间;然后构建面向特征子空间的纱线质量深度学习预测模型,实现纱线质量智能预测。通过实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分析纱线质量的多关联参数波动规律,并能准确对纱线质量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7.
论金融发展理论的演进与前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发展理论是发展经济学在金融领域的延伸与拓展,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金融发展理论演进过程主要经历了金融深化论、金融约束论、实证金融发展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等几个阶段.金融发展理论的前沿研究主要集中在法与金融学、金融发展的新政治经济学理论、宗教与文化对金融发展理论影响以及社会资本理论与自然禀赋理论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西游”子弟书是清代重述、再现“西游故事”之说唱文本系统的重要成员,尽管它在总体构造方式上以百回本小说为蓝本,但在清初俗文学审美风尚,故事题材类型演化趋势,以及子弟书本身艺术成规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作者往往对原著中神魔斗法的内容进行删削、弱化,反而着力表现、生发人情的内容,使其呈现出与同时代其他西游唱本迥异的叙事倾向:重人情而轻神魔.  相似文献   
9.
赵毓龙  胡胜 《求是学刊》2014,41(6):142-147
在"西游"演化史上,"鬼子母"与"西游"故事的牵缠一直没有终止过,然而因其未被百回本《西游记》整合、吸纳,这一故事未受到学界应有的重视。事实上,从唐代佛典到宋元队戏、南戏、杂剧,以至清代宫廷大戏《升平宝筏》,都清晰可见其向"西游"故事聚合的轨迹。该故事与"西游"故事的两度聚合,第一次发生在唐五代,以"斋僧"为标签,第二次发生在宋元,以"揭钵"为标签,这与鬼子母形象于当时民间的存在形态是相适应的。而在第二次聚合中,它又与铁扇公主故事发生扭结、重叠。鬼子母这一形象的衍变,是我们考察原生"西游"故事向故事主干及彼此间聚合活动时的典型个案。  相似文献   
10.
在《山海经》三种文本阐释系统(本文、注释、图像)中,有一个共同的话语机制,即利用话语的转喻功能,通过寻找、建立殊方异域之物事与现实之物事间的相似和关联,将前者纳入经验世界内,从而达到使受众以“其事质明有信”的目的.比较而言,图像最为直观,对转喻的实际效果影响也最大.但图像不仅有形象化、生动化、趣味化等“正作用”,还可能产生“负作用”.以吴任臣《山海经广注》图为例,由于绘制者在图像生产中的“同构”方式以及民众思想中近乎固化的文化符号的渗透和干预等,导致信息误传,而由于图像的具象化特征,其所导致的信息误传程度可能远超过文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