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生态环境的破坏是一个严重困扰人类自身持续发展的社会问题,需要我们通过自身的行为来协调生态环境与人类发展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布迪厄的场域—习性(惯习)理论的深入解读,可提出生态习性的概念。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生态习性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关联,外部条件与环境变化会影响生态习性的情状,反之,生态习性也具有自我调适能力来改变生态环境。与此同时,通过对实际案例的考察,可知生态习性与生态环境处于动态平衡时的不同表现模式,有成功的延续模式也有混乱或消失的影响模式,在不同的表现模式下需要改变外部条件或调适生态习性来对其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3.
当“我与通心络胶囊有奖征文启事”映入限帘时,我的眼睛湿润了,因为面对通心络胶囊,我有太多的话想说。5年前,叔叔被检查出患有心脑血管病。一家人为此十分担忧。  相似文献   
4.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长效机制建设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生活垃圾分类越来越成为全国各地农村尝试开展与实施的环境治理工程,但如何建立生活垃圾分类长效机制一直困扰着地方环境管理者。通过对浙北码头村的案例分析,总结该村在长期实践中的生活垃圾分类长效机制建设经验以及不同主体参与垃圾分类的行动策略,并深入挖掘长效机制建设背后的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地方文化等社会基础。最后,基于理论分析与实地调查的互动联系,提出内生于村庄社会的制度规范、有效的组织动员结构、可适用的治理技术手段是当前农村生活垃圾分类长效机制建设的社会基础,以此来反映符合农村社会特点、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长效机制建设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5.
乡村治理数字化是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现代数字技术开始进入乡村社会,在乡村公共事务治理中发挥效用。通过对浙江省部分乡村垃圾分类数字技术运用的实地调查,探析乡村治理数字化实现路径及可能的社会影响。研究认为,该项技术成功“进入”乡村,需要地方政府、村干部和村民等主体共同努力与合作;垃圾分类数字新技术的引入和运用,也会给乡村社会带来一系列变化与影响。从政府在乡村的权力集中,村庄自治力量的弱化,以及村民日常行动逻辑的改变等方面,可以明显看到“技术下乡”的社会影响。如何有效平衡政府管理与村庄自治的关系,建立一个长久、稳定的乡村治理机制,是乡村推广垃圾分类数字技术时应着重考虑和持续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农业规模化经营离不开农村社会资本的支持。在现代农业型的农村社会中,传统社会"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中穿插着情感、利益、权力等多重因素,对传统农村社会关系网络有了新的影响。其中,人情关系仍发挥着主导性作用,在很多领域超越了利益关系等其他影响因素。通过对X村种粮大户的深度访谈,了解到农村社会的人情关系在土地流转、日常农业生产与管理、农业技术等领域都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与作用。因此,国家除了出台适当的政策与制定制度之外,更需要采取其他有效的措施与方法来构建更好的农村社会关系网络,以期引导与规范农业规模化经营。  相似文献   
7.
"铁路出地,路外出资,共同开发,分享收益"的房地产合作开发是铁路系统对闲置土地开发利用的主要模式,具有组织松散、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合作形式多样性、对立与合作并存、法律关系复杂等特点,因而存在诸多潜在经营风险。本文在详细分析铁路房地产合作开发的主要特点基础上,对其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和分析,可为类似项目的风险控制和管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是实现农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重要前提。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首要也是最重要的步骤就是促进村民垃圾分类行为的形成。这一环节的设立,不仅需要外部政府环境管理制度的支持,还应结合农村的自然环境、社会结构、社会规范、社会关系、集体经济等来对村民分类行为进行规训与惩罚。正是根据上述要求,浙江中部农村经过多年的探索,终于建立起符合当地农村社会特点的垃圾分类机制,村民也养成了良好的垃圾分类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9.
10.
地方性知识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得以传承和延续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嘉绒藏区的地方性生态知识在保护当地林业资源和生态环境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环境变迁的背景下进行了适时的调适和转型,实现了地方性生态知识的长久延续。但是,以宗教文化、民间信仰、乡规民约等为主的地方性知识发生转型,只是一种社会文化表层的改变,其深层次的本质则是一个人或一个民族心理素质的再适应过程。这种转型和适应的过程,则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民族性精神"的保存和延续,也是地方性知识得以伏脉千里的最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