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17篇
  2019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强调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是新形势下的一个必然选择。在思想观念多元并存、生活日渐优裕的今天,如何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己成为全党和全国的教育工作者越来越重视的问题。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并作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  相似文献   
2.
“民族-人民的”文学观意在表明,只有属于人民的文学,才能是真正的民族的文学.“民族-人民的”概念要求超越将人民性狭隘化为阶级性的认识,来构建一个以民众为基础的、非阶级性的精神共同体.而打破知识分子与人民之间的分离成为构建“民族-人民的”文化的关键.“集体意志”是“民族-人民的”文学或文化与“文化霸权”的实际连接点.  相似文献   
3.
周兴杰 《探求》2007,(3):28-31
探析葛兰西对历史主义的独特认识,构成了我们把握其思想特质的一个根本点。葛兰西的“绝对历史主义”是一种历史生成观,他在哲学与历史的实践统一性层面上,提出了“历史事实”的尺度。他主张的“试错”原则,将主观性与客观性、历史的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关系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逻辑层面。  相似文献   
4.
近十年中国后殖民批评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后殖民批评的理论源头有两个:杰姆逊和赛义德。一定程度上说,十几年的中国后殖民批评就是一场关于后殖民的批评与反批评的论争过程。97年前后,中国的后殖民批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5.
周兴杰 《探求》2004,(5):73-76
以女性之躯为灵媒也许是陈染这样的作家不得不然的选择.她以纷繁的叙述构造了一则知识女性神话,延展出一条分裂、孤独而悬浮不定的女性意识曲线."超性别意识"是陈染面对女性生存困境的尝试性回答.  相似文献   
6.
葛兰西的知识分子观与文化研究领域的知识分子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兴杰 《探求》2008,(3):70-74
知识分子问题是审视文化研究转型的一个重要契入点。葛兰西知识分子观能帮助文化研究摆脱立场抉择的困境,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的知识分子观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他的知识分子观,有力批判了文化研究领域中长期占统治地位的精英主义立场。在葛兰西的启发下,文化研究者意识到了用政治术语来看待知识分子的重要性,进而提出了“抵抗的知识分子”的概念。但葛兰西的“有机知识分子”与文化研究派的“抵抗的知识分子”观存在实质差别。  相似文献   
7.
“民族-人民的”文学观意在表明,只有属于人民的文学,才能是真正的民族的文学.“民族-人民的”概念要求超越将人民性狭隘化为阶级性的认识,来构建一个以民众为基础的、非阶级性的精神共同体.而打破知识分子与人民之间的分离成为构建“民族-人民的”文化的关键.“集体意志”是“民族-人民的”文学或文化与“文化霸权”的实际连接点  相似文献   
8.
“生命节奏”说构成了宗白华美学思想的核心所在。这一美学观念与他生活的历史情境与文化语境有着密切联系。其中蕴含着深刻的现实批判精神,对于当代文论研究仍然不无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周兴杰 《学术交流》2005,(10):168-171
"罗生门"在电影与同名小说中都体现出生死善恶交织的悖论性意味.但电影毕竟对小说做了极大改编小说的叙事是一种二元对立结构,电影的叙事构成一种三元结构模式.造成重大改编的原因,不仅由于两位艺术家在艺术旨趣上迥异的追求,更在于两者历史意识上的差异.这启示我们,改编应尊重原作的价值立场,注重内在精神的挖掘.  相似文献   
10.
戏曲与流行歌曲的融合,是中国流行音乐本土化的重要表现.这一融合的发展历程,应上溯到1920-1930年代中国流行音乐的发轫期.这种融合天体可以区分出两种不同的音乐文本形态:加入戏曲元素的流行歌曲和加入流行歌曲元素的戏曲.这种融合为当代社会条件下戏曲与流行歌曲的发展探明了新的路向,创造出了一种具有中国特性的音乐生产方式,也是民间文化与市民文化的有机融合的突出表征,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