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试论市场经济社会的双层道德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场经济社会的社会道德应该由两个道德层面所组成 ,即 :以功利主义原则为基础的个人本位和体现人类博大精神关怀的道德层面。前者构成了与市场经济客观要求相一致的道德原则 ,后者则体现为一种永恒的人类价值追求 ,构成对市场经济的深层次约束 ,以弥补市场机制的本质缺陷。在市场经济社会中 ,二者既独立发挥作用 ,又相互制约 ,相互补充 ,对市场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振宇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6):4-6
现代化不仅意味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物质生存条件的改善,也意味着人的文化创造和人类精神生活方式的改变,而中国现代化则不仅要关注于构筑传统现代化的核心价值即人本精神,而且要发扬光大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人文价值即和谐精神。只有这样,中国现代化才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3.
李振宇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4):4-8
文章认为,邓小平发展战略思想充满了辩证的思维方法:既重视发展的速度,又重视发展的节奏,强调“上台阶”之后必须及时调整;既重视发展过程的不均衡性,又重视发展结果的均衡性,我们不应把邓小平的“不均衡发展战略”理解为“不公平发展战略”;既重视发展的当前性、实实在在性,又重视发展的可持续性,在扎扎实实解决眼下具体问题的同时,注重把发展的成果“物化”到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人的发展和制度的完善上。 相似文献
4.
本文的中心论点在于 ,我们对于马克思的巨著《资本论》的学习研究 ,应该坚持与时俱进的态度 ,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同当今时代特征相结合。我们既要看到 ,从人类社会发展趋势来看 ,马克思的科学预测是正确的 ,又要懂得 ,教条式地拘泥于导师书本中的个别论断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学风。《资本论》不是“生意经”,它为我们提供的是“批判的武器”,可以帮助我们预测人类历史的发展前途 ,增强历史的主动性 ,对中国的经济文化转型起着重要的思想保证和社会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的发展思想深深地蕴涵于时代的发展与变革之中。对传统社会主义理论所受挑战的回应 ,对当今世界后发展问题的回应 ,以及现代化“发展性危机”的回应 ,构成了邓小平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并对发展的世界历史性问题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李振宇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2):81-82
"两课"教育必须能够实实在在地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注重在政治课的理性思考中融入感性的生动;促进学生思想感情的升华,以此增强思想感染力;"两课"教师必须大力提高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7.
李振宇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4):32-35
本文认为 ,江泽民关于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科学论断具有深刻的时代底蕴 ,它着眼于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的长远性、历史性发展 ,着眼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生产力向纵深发展的需要 ,着眼于知识经济时代我国文化生产力发展的迫切需要 ,着眼于中国当代文化事业的大发展以及对于人类文明进步事业的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三个代表"的深刻内涵及实践"三个代表"对党外知识分子的需求,党外知识分子在实践"三个代表"中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9.
李振宇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1):1-2
邓小平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而制定的发展战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发展的节奏性 ,发展过程的不均衡性 ,制定目标的客观实际性和发展结果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0.
李振宇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5):9-10
本文认为 ,高尚的道德文明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具有重大的意义 ,有利于在体制转轨时期创造市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稳定的社会环境 ;有利于创造良好的社会劳动生产秩序 ;有利于形成健全的竞争机制 ;有利于防止社会腐败 ,创造健康向上的社会生活 ,保持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