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22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18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42篇
社会学   9篇
统计学   1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钢铁业的关注是张謇经济思想活动一个重要环节。张謇对我国钢铁业的规划建设主要发生于其任职农商部之后,着眼于主管机构的组织建设、铁矿的国有经营、铁厂的建设规划以及对汉冶萍的处理等问题上,表现为认识与实践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而提高语文素养的关键则是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什么是教育?从某种角度来说。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培养语文素养就必须找准切入点,牢牢抓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一重要环节.并把它贯穿到教学的全过程中去,从而使学生达到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博客之间思想和灵魂的深层碰撞使博客构建的网络空间成为一个开放、多元的论述场域,使哈贝马斯所主张的无曲解沟通所需的“理想说话情境”得以展开。博客文化的价值观念不仅表达了博客们对个体价值和社会需要的审视和期待,而且也衍生出了他们相应的自我认同感。  相似文献   
4.
李维格与汉冶萍公司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维格是中国钢铁工业之先驱。他历任汉阳铁厂翻译通事、会办、总办和汉冶萍公司协理、经理,对公司发展贡献巨大。1896年和1900年初,他两次进入汉阳铁厂,根据实践观察和了解,先后数次提出改良铁厂的计划。1904年,盛宣怀畀以重任,委派李维格出洋考察,并委以总办汉阳铁厂改良扩建事宜,汉阳铁厂及附属厂矿因之发展迅猛。辛亥革命爆发后,李维格力任时艰,在不利的社会环境下支撑公司生产事宜,并为尽快恢复生产、筹建大冶钢铁厂而奔波劳碌。1916年,李维格因身体原因离开公司。  相似文献   
5.
在汉阳铁厂建设问题上,长期以来,学界普遍认为,张之洞选购炼钢设备时盲目自大,颟顸无知,以至于设备不符合原料品质,造成了严重后果,因之对张之洞非议颇多。其实,这些批评都脱离了当时的实际情形。张之洞根据汉阳铁厂的产品质量要求,立足于大冶铁矿石的化验数据,以此作为订购炼钢设备的依据。后来汉阳铁厂钢铁产品含磷过高的问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能简单地归咎于设备购买环节;同时,今人也不应该过分夸大由炼钢设备所引发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档案工作适应市经济条件下的新形势,就必须树立重信息、重法制、重管理现代化、重人才的档案观。  相似文献   
7.
"触龙说赵太后"这一案例反映了古人在处理上下沟通问题上的卓越智慧,这中间的关键在于:一是勇于任事,坦荡真挚;二是做足功课,找准突破口;三是注重方法,推己及人;四是融情于理,推心置腹。在现今的上下级沟通中,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调查研究,掌握实情;二是做好铺垫,抓住关键;三是讲究策略,用智用情;四是忠于职责,真心任事。  相似文献   
8.
在漫漫地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重承诺、守信义、诚实无欺的道德传统。孔子日:“信则人任焉”“民以诚而立”。但当今社会,“诚信危机”愈演愈烈,甚至在一些高等院校,大学生的诚信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学不在精,作弊则灵,功不在深,会看就行”,成为某些学生的课桌文学。、  相似文献   
9.
关于中国人信任行为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任作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因素,无处不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但是,国内外学术界对信任的研究起步很晚,直到20世纪50年代,心理学家研究信任和社会学家关于信任的研究使得信任问题才开始受到多学科的关注.国外学者对信任的定义和类型展开了大量的讨论.我国学者从20世纪80年代才真正关注信任问题.学者对信任这一概念的理解着重点不同,关于信任的划分多为"二分建构",事实上在他们的理论和现实生活中,关于各种信任的分类是相互融汇的.  相似文献   
10.
提出在药理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将已有知识科学地向新知识迁移。领会基本概念及原理是通向适当的“训练迁移”的大道 ,可促进学习迁移 ,提高学生对学习药理的兴趣、信心和能力。特别强调学习的最终目的不只是记住所学知识 ,而是要用于实践 ,这是药理教学的根本目的。衡量从学到用的效果准则是检测学生在新的情境中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也就是检测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