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8篇 |
免费 | 13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3篇 |
劳动科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48篇 |
理论方法论 | 6篇 |
综合类 | 72篇 |
统计学 | 1篇 |
出版年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7篇 |
2011年 | 6篇 |
2010年 | 9篇 |
2009年 | 7篇 |
2008年 | 8篇 |
2007年 | 11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4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3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是拥有最高权力及其管理组织或政府的社会,是最大且最高的社会。因此,一方面,从人的社会本性来看,国家必然起源于每个人对于社会最大化的需要和使各种社会成为一个统一整体的需要。这是国家的内在的、间接的和终级的起源。另一方面,从国家实际的产生状况来看,任何权力无疑必然都产生、形成和起源于社会成员的普遍同意;最高权力属于权力范畴,因而必定产生、形成和起源于社会成员的普遍同意。任何两个以上的人就某种利益交换关系所达成的同意无疑都是契约。于是,最高权力或国家便必然直接产生、形成和起源于契约,起源于社会成员就最高权力所关涉的权利与义务等利益之交换所缔结的契约。但究竟起源于何种最高权力契约则是偶然的:唯有起源于民主地缔结的民主的最高权力契约,才是善的、应该的和道德的;否则便是恶的、不应该和不道德的。这是国家的直接的外在的起源。 相似文献
2.
伦理学,就其最重要和最完美的部分来说,是如何治国的科学,是治理社会的最高级、最重要、最关键的科学。伦理学,就其全部内容来说,则是关于道德价值的科学,是关于优良道德的科学。伦理学分为元伦理学和规范伦理学以及美德伦理学。元伦理学主要通过研究"是与应该"的关系而提出确立道德价值判断之真理和制定优良的道德规范之方法:元伦理学是关于优良道德规范制定方法的伦理学。规范伦理学主要通过社会制定道德的目的,从人的行为事实如何的客观本性中推导、制定出人的行为应该如何的优良道德规范:规范伦理学是关于优良道德规范制定过程的伦理学。美德伦理学主要研究优良道德如何由社会的外在规范转化为个人内在美德,从而使优良道德得到实现的途径:美德伦理学是关于优良道德实现途径的伦理学。 相似文献
3.
王海明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2):126-132
中国诸子百家之不同,不在于是否主张专制,因为他们都是肯定专制的专制主义论者;也不在于主张在何种历史条件下应该专制,因为他们都认为专制在任何历史条件下都是应该的,他们都是永恒的超历史的专制主义论者。他们的不同只在于主张怎样的专制:是王道的、开明的、仁慈的专制主义,还是霸道的、野蛮的、邪恶的专制主义?因此,中国专制主义便可以归结为两大混合类型:以孔子和儒家为代表的“永恒且开明专制主义”与以韩非和法家为代表的“永恒且邪恶专制主义”。 相似文献
4.
5.
自由与实行自我意志的障碍之消除,并不完全相同:自由仅仅是实行自我意志的自身之外的外在障碍之消除:实行自我意志的自身内在障碍之消除,并不是自由,而是利用自由的能力或条件。 相似文献
6.
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辩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海明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4(2):1-5
一切有利于人类的生物都应该成为道德共同体的成员。但是,只有道德的特殊的起源、目的和标准,才可能是为了增进人类与动植物等非人类存在物的共同利益;而道德的终极的起源、目的和标准,则必定只能是为了增进人类的利益。这样,一方面,当人类与动植物等非人类存在物的利益一致时,便应该遵循道德的特殊的、直接的目的和标准,因而应该既增进人类利益又增进动植物的利益,甚至应该为了增进动植物的利益而增进动植物的利益:非人类中心主义是真理。另一方面,当动植物等非人类存在物的利益与人类的利益发生冲突不可两全时,道德的特殊的直接的目的和标准便不起作用了,这时,便应该诉诸道德终极目的和标准“增进人类的利益”,从而应该牺牲动植物等非人类存在物的利益而保全人类的利益:人类中心主义是真理。 相似文献
7.
8.
本文着重就信息化条件下县(区)民兵参加应急抢险任务的重要意义、典型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立足于信息化条件下提高县(区)民兵应急抢险能力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9.
王海明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0(4):96-101
自然科学和伦理学的观察实验之不同,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自然科学对象具有数学规律的结构,因而其观察和实验具有数学的精确性,是能够用数学表达的,是“精密的观察和实验”。反之,伦理学的对象并不具有数学规律的结构,因而其观察和实验不可能具有数学的精确性,是“非精密的观察和实验”。另一方面,伦理学的最为根本的对象是人性,说到底,是人心:自爱心与爱人心等等。因此,伦理学的观察和实验可以是一种对于自己的心理进行观察的“内省法”或“体验法”。反之,对于自然科学的对象的研究显然不可能使用“内省法”或“体验法”。 相似文献
10.
王海明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16(2):87-89
信息时代的发展及其特征有机地影响着平面设计的形式和内涵,甚至从根本上改变着我们在平面设计方面的工作方法。“格式塔”是一种与艺术有缘的心理学理论,它所研究的出发点就是“形”。它认为任何“形”都是经验中的一种组织或结构,而且与视知觉活动密不可分。平面设计的研究课题正是与时俱进的视觉传达活动。因此,不断研究格式塔理论与平面设计的关系,在各个时期都对我们具有释疑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