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4篇
丛书文集   28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部分学者对新世纪初中国曾提出的"和平崛起"国际战略之原因、内容和作用都作了比较全面的探讨,并提出了一系列大体上符合实际情况的观点,从而说明美国这些学者在中国"和平崛起"国际战略研究方面是较有成效的。他们的这些研究总的来说颇有积极意义。自然,他们在上述探讨的过程中亦存在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2.
20世纪初期,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派(以下简称民主革命派),在从事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还同时传播着社会主义学说.这对当时及以后的中国甚至世界都产生了一定的社会作用.过去,对此问题缺乏系统研究,本文试作探讨,以期引起专家学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关于辛亥革命时期胡汉民的社会主义思想,至今学术界论者不多。笔者拟对此进行探索,亟望能收抛砖引玉之效。 辛亥革命时期,留日学生、中国同盟会重要会员、孙中山的得力助手胡汉民曾多次在《民报》上撰文主张社会主义,并将自己看作是社会主义者。如,1906年4月,他在《民报》第3号《民报之六大主义》一文中指出:在“近世文明国家”,“发生社会主义”,“言其大别,则分共产主义与国产主义”,他认为,同盟会所主张的“土地国有”  相似文献   
4.
多年来,史学界一直认为,1915年袁世凯筹备帝制登场时,朱启钤、周自齐、梁士诒等十人曾经向全国各省将军、巡抚先后发出一批密电,传示主子袁世凯的命令,按袁内定步骤指示实际的具体选举工作,促各省一律拥护袁世凯称帝。如:刘厚生的《张謇传记》、来新夏主编的《北洋军阀史稿》、谢本书等著的《护国运动史》等均持这一看法。但笔者根据所接触的史料来看,这一观点是与事实不符的。  相似文献   
5.
国民大革命失败后,邓演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孙中山的外交思想,明确反对帝国主义列强,争取中华民族完全获得解放并努力“促成世界大同的实现”,为此主张“一定要唤起并组织广大的民众”“使其觉悟的参加反帝国主义的斗争”,在反抗帝国主义的斗争中联合“平等待我的革命势力及民族”即苏联和“被压迫民族的势力”,并且强调在同帝国主义列强进行斗争时要注意外交策略,充分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总体上来说,邓演达的外交主张不仅对日后中国共产党人新民主主义外交建设具有一定参考价值,而且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建设过程中亦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从而从一个侧面说明邓演达的确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忠实继承者,同时表明邓演达外交思想在近代中国外交思想史上占有一定地位。当然,邓演达在继承和发展孙中山外交思想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但其积极方面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6.
二十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先行者孙中山,就主张未来的中国要走既非资本主义、也非共产主义的"中间道路",即"民生主义"道路.它开创了二战后许多亚非拉独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先河.  相似文献   
7.
孙中山与李大钊的社会主义思想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比较了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中国国民党早期领导人孙中山和中国马克思主义先驱、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李大钊社会主义思想的异同,从而指出孙中山的社会主义思想含有不少合理与积极因素,并具有一定的超前性;还指出他们对社会主义的探索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落后中国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一些基本规律,对今天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论孙中山的美国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在长期从事民主革命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他的美国观;包括他对美国物质文明和民主政治的主流肯定,又包括对美国社会弊端的揭露与抨击.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学术界首次比较全面地研究了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对中国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的探索,指出了他们三者的异同,这不仅加深了学术界对他们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而且有助于揭示经济落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对我们今天走自己的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亦有裨益.  相似文献   
10.
民国初年 ,黄兴鉴于当时世界大势 ,结合近代中国国情 ,走上了探索社会主义的道路 ,终于选定了“国家社会主义”。他对社会主义的探索虽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但在当时却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给今人也有不少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