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29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42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124篇
社会学   14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在先秦诸子之文中 ,《墨子》和《孟子》带有鲜明的政治论辩色彩。《墨子》为文长于说理 ,逻辑严密 ,巧言善辩 ,锋亡毕露 ,开我国论辩文、说理文之先河 ;《孟子》散文则迂回曲折 ,善设机巧 ,鞭辟入理 ,欲擒故纵 ,机锋百出 ,辞气声势兼备 ,在先秦散文中独标一帜。  相似文献   
3.
广东白云学院在推进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学改革过程中,紧紧围绕汽车服务业的现状和特点,以行业人才需求为依据,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行业的岗位能力要求为出发点,构建高效、实用的培养方案,以服务于行业为目标,建立有行业参与的教学机制,在人才培养质量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相似文献   
4.
《战国策》为文铺排渲染,辩丽恣肆,陈说事理纵横捭阖,体情状物酣畅淋漓,堪称先秦史家之文中的出类拔萃之作。在论理技巧方面,《战国策》的文章大都善于分析形势,指陈利害,好设机巧,引人入彀,诱敌就范,进退有据,擒纵自如,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就语言而论,《战国策》之文大都放言无惮,绝少掩饰,文辞铺张扬厉,气势恢宏,且又精炼传神,形象生动,富于华彩,其语言艺术的精熟富丽,也大大超过了先秦其它几部历史散文。  相似文献   
5.
古代咏物诗品类人多,内容繁杂,涉及的层面极为宽泛。本文较为详细地论述了咏物诗的思想内蕴,通过对诸多作家作品的评述观照,一定程度地揭示出古代咏物诗的时代底蕴和作者的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6.
职业教育现在面临着招生、教学、学生管理和就业的困境。校企联合是使职业教育走出困境的有效办学模式。校企联合办学的实施,需要学校确定联办的企业,加大宣传力度,需要校企签订相关的协议或契约,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共同监控教学过程,保障校企联合办学模式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利用岩石薄片、铸体薄片鉴定、X–衍射、扫描电镜和压汞等资料,对白家海凸起—阜北斜坡侏罗系八道湾组的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储层的成岩作用类型、成岩演化序列、成岩作用对孔隙结构的影响及孔隙演化史。研究结果表明:八道湾组储层以岩屑砂岩为主储集空间以粒内溶孔和粒间溶孔为主,孔隙度经历了多期的演化过程,由原始的高孔隙度演化为现今低孔隙度。  相似文献   
8.
党天正 《唐都学刊》2012,28(5):69-72
连云栈道是古代通行汉中和巴蜀的重要栈道之一,素以恢宏险峻而名驰天下。作为古代的交通要津,它承载着极为厚重的历史文化信息,记录着王朝兴废的更迭嬗变,演绎出一幕幕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历史活剧,雄杰之士为之折腰,骚人墨客赋咏不绝。或直笔正描,赞叹栈道的奇伟险绝;或托物兴感,展示坎坷不遇的失意情怀;或触景生情,抒发古今变异、世事沧桑、兴亡倏忽的人生感触;或侧写旁点,表现伤时念乱的时代忧患意识,显示出多元的艺术视野。  相似文献   
9.
陕北秧歌是流传于陕北的一种具有广泛群众性和代表性的传统舞蹈形式,也是一种民间广场中独具一格的集体歌舞艺术。而在传播学视阈下,陕北秧歌则是一个综合性的传播系统,也像一般意义上的传播系统一样,由不同类型的传播活动组成,是在具有共同意义空间的一定社会关系下进行的信息共享和社会互动行为。  相似文献   
10.
先秦留下的史论,提供了"人之发现"的部分片段。以《吕氏春秋》为代表的先秦黄老学说,提倡在节欲的前提下,适度满足人的欲望。在类似的文献中,养生的目的是治国,追求的是现世价值。到了庄子那里,个体生命具备了与王命和天命对抗的地位,其价值完全超越了国政的意义,成为真正私人的追求。春秋时期,出现了另一种观点,即以奉献生命、牺牲生命而获得"不朽"。这种观念追求的是永恒价值。无论是将保养性命与政治价值相等同,还是单纯追求生命长度,抑或探索生命的永恒价值,其落脚点都是人的生命,亦即人本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