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背景下,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不断改善,但是与此相伴随的却是村级学校数量的持续减少。 文章试图对这种“因改善而消亡冶的现象做出解释,通过对中央政策和县域实践的考察,揭示教育均衡政策与农村小规模学校生存困境之间的关联。 在县域的政策实践中,标准化建设成为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路径,自上而下的考核压力强化了县级政府在政策执行中的“目标替代冶,产生了政策扭曲,其结果是村级学校的局部改善与整体边缘化,在客观上加剧了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生存危机。 文章对教育发展政策中的“硬件偏好冶与“投入导向冶作出反思,引入教育生态的概念,强调树立整体性的政策观,以重建教育生态为核心政策目标,推动农村小规模学校整体发展环境的实质性改善。  相似文献   
2.
“离农”和“为农”涉及农村教育发展的不同取向,在现有讨论中,它被建构成一种两难选择.本文试图通过历史考察,澄清当前讨论中的问题,并引入一种新的视角,即在教育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中来考察农村教育问题,把理念之争转变为关于“农村教育改造”方案的讨论.在人口流动背景下,“离农”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趋势,农村教育的问题在于强化而非缓解既有的社会问题.因此,我们提出“再嵌入”的教育改造方案,强调重建学校和农村社会的关系,意义在于使农村儿童的生活回归乡土,从而使他们获得一种整合的教育经验.  相似文献   
3.
"撤点并校"是理解农村教育发展走向的一项重要现象。本文试图从人口分布变化以及教育资源这两个角度来重新解释"撤点并校"的政策逻辑。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对中西部W县林镇的"撤点并校"过程进行了全面的考察,指出"撤点并校"并不是使学校布局适应于学龄人口分布变化的自然过程,它反而是改变学龄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撤点并校"的实质是以取消村小的方式来实现中心完小的教育改善,这就意味着无法简单化地把这一过程标定为"积极"或者"消极"的。我们指出,"撤点并校"政策最主要的问题在于偏离了"均衡发展"这一目标,强调要对总体的教育发展理念进行反思,并从制度层面清除限制教育发展的障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