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29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104篇
理论方法论   16篇
综合类   58篇
社会学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张曙光  ;郭育丰 《理论界》2014,(5):164-166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调整结构的社会转型阶段,在这一阶段各种信息鱼龙混杂、甚嚣尘上,网络谣言作为其中影响当下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舆论因素,不断干扰着我国的前进步伐。本文分析了网络谣言对我国产生的种种影响,指出了管控网络谣言的实践难题。  相似文献   
2.
3.
儒家仁学是基于血亲共同体和人的反省而产生的一种具有哲学意义和浓厚伦理色彩的价值学说,旨在开显人的爱心、伦理责任并建立文明秩序.传统仁学的等差之爱是第一位的,平等次之,而自由主要是道德的自主和自律.今天,我们要继承并创新仁学,关键在于彰显孔子以“仁”启示人、提升人的思想旨趣,修正并拓展传统仁学的致思理路,对爱与平等给予同样重视,尊重并吸取西方自由学说的合理性.如此,仁学方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合理分化及民众的平等要求,并为促进人类之爱和全球正义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自由不仅是人类生存的不可或缺的基本的条件或维度,而且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天性"。人的这一天性既源自于人的生命本能,又超越着人的这种生命本能。人的自由是存在着内在矛盾的。自由的形式与内容、本能与文化、非理性与理性、个体与群体、人类与自然的矛盾等等,都是在人类向着自由进军的过程中发生的。人的自由虽然只能发生并落实于个体,但却体现群体乃至人类共通的人性。任何人的自由,都关联着所有其他人的自由,并因而要求着自由上的平等。  相似文献   
5.
价值与评价作为人的生命和精神取向,源于人类的生死、身心和群己的关系问题,并现实地表现为自我与他者、中心与边缘的关系结构。因而,价值与评价决非单纯的价值论范畴,而是属于哲学存在论的有与无、实与虚的根本性论题。历史上,西方与中国的思想文化对此问题的解答,既相通又有显著的差异。近代以来,随着现代性价值居于主导地位,西方面临着"走出上帝"的问题,中国则面临着是否应当以及如何"走出家长"的问题。虚无主义只是暂时的过渡性现象,在有与无、实与虚之间建立合理的正当的关系,才是现代价值观所要承担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自南宋评点的兴起至明清评点的兴盛,文学评点逐步摆脱了经学伦理、政治教化的要求,走上了文学审美与艺术批评的道路,而促成这一转化的恰恰是经学思想的嬗变.梳理经学思想对文学评点的影响,可以发现,经学思想作为一种文化传统构成了文学评点的特定境域.在文学评点的发展史上,从理学到心学的变化,影响了文学评点的视域生成,形成了文学评点特有的审美评价标准和审美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7.
生命及其意义——人的自我寻找与发现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从历史和逻辑的角度探讨并解析了人寻找和发现自己生命及其意义的过程。认为,在今天关注和研究生命及其意义这个论题,具有重大的现实和理论意义。首先,它可以突破哲学人学研究的传统思路和框架,为哲学人学研究开辟一个新天地,深入把握人类个体、群体、族类三者之间的关系;其次,只有进行这一研究,才能跟上人类自身发展的步伐并满足人类进一步提升自己的需要,为解决当代人的“意义危机”问题提供可资借鉴的思想和思路;最后,这一研究还非常有助于我们理解人类内部和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树立现代生命观和生态观,从根本上确立敬重天地万物、守护人类家园的意识  相似文献   
8.
从学界过去突出"中国问题",到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多地谈到"中国经验"与"中国理论",表明中国不仅为自己开辟出有特色的现代化道路,也开始在思想理论上向世界发挥积极的影响.而弄清"中国经验"、"中国理论"与西方的"经验"、"理论"的关系,与中国传统的"学问"、"学术"的关系,以及与我们处身其中的现实世界的关系,是我们恰如其分地评估并自觉地开展经验创造和理论建构的前提.本文认为.如果我们过去主要是从"中西古今"的框架看待这些问题的话,那么,现在则应当转向"全球化与地方性"关系的框架.中国的经验与理论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世界,我们在世界上能够获得多大的话语权,取决于我们"地方性"的经验、知识与理论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成为"全球性"的经验、知识与理论.  相似文献   
9.
我们今天所面临的社会和自然生态问题,即新的“天入关系”和“古今之变”,已不能完全涵括在“普遍与特殊”的思维框架中,它应当同“整体与局部”、“多元与统一”的思维框架融合起来,形成“自生与共生”即“差异互动”、“和而不同”这一新的理论框架.因而,当代中国思想学术所应当确立的“主体性”,必须既是中国优秀思想文化传统的发扬光大,又具有鲜明的时代内涵和广阔的世界视野.  相似文献   
10.
过程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的各类信息加以即时、动态地解释,借以优化学习过程、调整教学策略从而实现教学过程价值增值的活动。教学价值的内在性、生成性决定了过程性评价不但要揭示内在于学习过程中的价值,而且要生成学习过程的新价值。顺应教学活动的过程性特征,过程性评价在解释复杂学习过程的基础上,要即时地揭示当下学习情境与学生未来发展的关系,指引学生面向未来的发展方向。过程性评价在复杂的教学情境中对学生知识建构与转知成智的学习过程进行全面分析,能够起到促进个体生命完满建构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