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8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2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华资深作家方北方从创作成绩、努力程度、道德高度等诸多层面来看,都是马华本土现实主义小说书写的代表性人物,他的文学本土化转型自有其重要价值,比如为马华大历史代言,反省华人的问题,也放眼未来,其"马来亚三部曲"从此角度看是其认同转型的代表性作品。其书写思想内容和提出的马华问题会继续成为后来者借鉴和重写的资源,但其限制也必须为后人所警醒。  相似文献   
2.
考察鲁迅小说中的经济话语,我们不难发现在其五光十色的形态下面其实有着繁复的功能意义,既有普通意义上的买卖/交换操作,又可能对人产生压制/物化,还可能起到对精神的消解作用.耐人寻味的是,鲁迅小说中虽不乏商品经济意识的痕迹或者萌芽,但其主流经济伦理形态仍然是封建主义的,不可生搬硬套相关经济伦理理论.某种意义上说,正是由于鲁迅对经济话语的深切体会与实践,也使得其相关叙事带上了经济话语的色彩.  相似文献   
3.
作为中山大学首任教务主任,鲁迅虽然履职只有两月余,但他对中山大学的教务既有实质的工作业绩奉献,也留存精神思想层面的文化遗产.鲁迅切实执掌教务处,创制规章,躬行实务,备课开学,亲自授课,在这些实践背后呈现出丰盈的教务思想和精神,比如学生至上、读书不忘革命、博雅和专攻的调试等,值得仔细关注;同样,鲁迅的教务思想对今天众声喧哗的教育界仍然不乏启示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鲁迅在广州的经历成为鲁迅生命中不容忽略的一段体验与回忆,同样对其革命思想的流变也不无助益。当鲁迅身处广州时,他有其独特的观察体验方式,也有其敏锐的批判和沉思视野。一方面,他能够输出其锐利的观点,点评广州,另一方面,他又可以冷静自省,通过内倾来思索自我的认知水平。广州是鲁迅进化论轰毁的场域,也复杂的呈现出鲁迅对国民政府的彻底绝望,但同时,这并非是鲁迅革命思想的飞跃,乃至走向共产主义的标志。  相似文献   
5.
鲁迅的小说中贯穿了启蒙精神以及实践,在这种启蒙的背后意味着可能的认同形塑,而启蒙过程中的自反策略又形成了一种可能独特的诗学——陌生化诗学。为此,本文从如下三个方面考察这种启蒙姿态中潜在的复杂张力:1、知识分子的自反;2、怀旧与疏离:扎根土地的提炼;3、看客再现的吊诡。  相似文献   
6.
有鉴于20世纪中以来海外华文文学/文化的蓬勃发展,汉语或中文一词已经不能涵盖这一时期文学生产的驳杂现象。尤其在全球化和后殖民观念的激荡下,我们对国家/区域与文学间的对话关系,必须作出更灵活的思考。"中国至上论"的学者有必要对这块领域展现企图心,如此才能体现"大"中国主义的包容性;而以"离散"观点出发的学者必须跳脱顾影自怜的"孤儿"/"孽子"情结,或自我膨胀的阿Q精神。在今天,文化、知识讯息急剧流转,空间的位移、记忆的重组、族群的迁徙以及网络世界的游荡,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经验的重要面向。为此,如下这组文章分别围绕中心议题,从华语语系文学概念(王德威)、新加坡后殖民典范书写中的鱼尾狮个案(王润华)、本土性的可能与限制(朱崇科)等角度重新立论,力图给华语文学的研究带来新的进路与突破。  相似文献   
7.
刘以鬯的实验小说在香港文学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 ,其锐意创新精神及其相关文本亦令人耳目一新。从空间形式角度 (主要从外在空间和心理空间 )探析此类小说 ,我们不难发现刘氏在实验小说理论及实践方面的独特性和超越性。也恰是从此角度我们隐然可见其叙事策略与香港性的契合  相似文献   
8.
朱崇科 《创新》2016,(2):5-13
作为故事新编的创制之一,鲁迅的《复仇(其二)》其实也存有意义的狂欢,也即复仇"现在"的三重性:一是故事指向,复仇大众中的悲悯渗透;二是鲁迅的现实关怀,既有兄弟失和的多层次折射,同时又可能关联了中国现实语境,既包括批判黑暗压抑,又涵容了对启蒙者受难悖论的惋惜;三是鲁迅面对宗教,也坚持一种有血有肉的现在哲学。《复仇(其二)》中既有一种从"神之子"到"人之子"的被动羞辱,又有类似流动方向的主动安置,这也寄托了鲁迅对宗教的独特认知。  相似文献   
9.
林幸谦的原乡书写与追求往往刚烈、浓郁,他既有相对清晰的大马认同:书写自我、小家,同时又将其升华为大家、华族与大马的议题与身份认同探寻;同时,由于他有相对特殊的留学经历和线路,又让他可以反思台港、批判大陆,既有精神原乡,又有现实历练。表面上看,林幸谦似乎是一个无地归返的过客,实际上,他更是一个通过解构来建构华人大同的个体实践者。当然,我们也要注意,不可将其对中国大陆的浓烈精神原乡视为中国情结,更要辩证而清醒地看到他的宏阔视野与追求,以及偶尔的宏大叙事。  相似文献   
10.
虽然鲁迅在广州的时间不长,但广东民众,尤其是文化人,对鲁迅的革命性却有着高昂的期待。对此,鲁迅也采取了不同的策略进行回应:他既冷静应对,同时又渐渐积极介入,除了参加与支持革命组织,亲近、指导青年学生,并营救被捕的青年外,他还以文学的方式反思革命的辩证性,考察其中的陷阱、危机与其他可能。尽管当时他未能与创造社造一条革命战线,但历史却以别样的姿态呈现出他们各自的革命性与迥异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