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14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中国学研究有鲜明的个性和特色,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事实"和"理论"、"问题"和"主义"之间,日本学者更倾心于"事实"和"问题";二是在研究中能够突破学科壁垒,会通多门,更多通人和通研。此外,"读书会"这种"共同研究"的方式对于人才培养、成果产出亦具重要意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正> 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历来编在一起.这十二首诗是否同时所作,其说不一.清人温汝能说:“年谱义熙十年甲寅,公年五十.此诗(按;指‘昔闻长老言’一诗)是年所作,故云‘奈何五十年’也.计其弃官归来,至是得十年,故下章又云‘荏苒经十载,暂为人所羁’也.”(《陶诗汇评》卷四)他以为属同时之作.与他同时的蒋薰则提出了不同意见:“《杂诗》十二首,前七首皆是‘岁月不待人’意;‘代谢’以后,却有谋生羁役之感.至末‘袅袅’六句,恐非《杂诗》,或《拟古》之十,亦缺落不全者.”(《陶渊明诗集》卷四)到王瑶先生则首次将其析而为二,以前八首为一组,系于晋安帝义熙十年甲寅(公元414)年,后四首为一组,系于晋安帝隆安五年辛酉(公元401年)并指出最后一首“诗意隐晦,无从确定年代”,但从编次顺序看可能与前面的三首“为  相似文献   
3.
清:中古文化与诗学的一个重要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汉晋之际社会历史运动的背景,从士林风气由清议向清谈的转移、士人人格由清正向清通的转型、审美理想由清峻向清虚的转关三个方面探讨"清"这一文化与诗学概念的内涵、生成及演变。  相似文献   
4.
<正> 儒、道两家哲学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上有着十分深刻的影响.“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或摇摆在二者之间的主题表现,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几乎就是古代文人文学的主要风貌和具体方向.但我们发现,文人文学的长河在流经“大唐帝国”的时候,却发生了前所未有的移易和嬗变.这时的文人创作,已开始展示新的主题和题材,尝试新的表现手段和文学样式,同时也在改变着旧有的语言习惯、逻辑结构和创作  相似文献   
5.
(一)王献之论羊枯羊姑在西晋诸大臣中,以德望名冠一时;《晋书》本传说,羊氏“世吏二千石,至站九世,并以清德闻”。他立朝以“贞患无私,疾恶现佞”著称,外镇则能获誉于与他相对峙之敌匡将领,孙吴大将陆抗“称枯之德量,虽乐毅、诸葛孔明不能过也”。死之日,“巷哭者声相接”,连“吴守边将士亦为之泣”。他死后,称颂声仍不绝如缕,如李充之《翰林论》,孙楚之《故太傅羊枯碑》,李兴之《晋故使持节侍中太傅短平成侯羊公碑》,习凿齿之《羊枯陆抗两境交和》等,或说他“文为辞宗,行作世表”,或说其“志节言行,卓尔不群”,皆同…  相似文献   
6.
杨合林 《殷都学刊》2002,(1):72-76,112
文章围绕钟嵘的“风力”批评概念,就建安、左思以及陶渊明诗歌的美学特征加以清理、分析,认为风力主要表现的是魏晋士人的英雄气与名士风,风力的流变反映出魏晋士风与诗风演进的大势。  相似文献   
7.
陶渊明生活的江州寻阳,地处荆扬二州之间,既是历史上荆楚、吴越两文化圈的交汇点,又是当时文化发展与传播的一个中心。陶渊明生活在晋宋之际,正是江东地域文化个性的形成时期,流行之玄学与旧有之儒学相激相荡,对他的思想、创作以及生活道路有着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创作中,要塑造出一个成功的人物,就要特别重视眼睛的描写,鲁迅先生对此就很重视。他说:“忘记是谁说的了,总之是,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认为这样的话是极对的,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思。”(《我怎样做起小说来》)在这方面,鲁迅先生小说中的眼睛描写,更是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乐记》现存两个文本,即《礼记·乐记》和《史记·乐书》。通过比较发现,两文本间文字书写多有不同,但《乐书》与《史记》的书写方式却有高度的一致性。由此可推测今本《乐书》虽是由后人补入《史记》的,但其中的《乐记》文本却有可能曾为司马迁所亲见并经手,或为司马迁为撰写《乐书》收集、准备的原始资料。这表明《乐记》应是传自先秦的一种关于礼乐文化的古文献,《乐记》在西汉多本并存、分途传播的事实也可证明此点。  相似文献   
10.
探讨《三都赋》的真实内涵及其价值,赋作成于何时,实为问题的关键。本文即从这一问题出发.结合左思生活时代的政治、文化背景及其生平、思想和创作的实际,探究此赋的现实意义及其与大赋传统的关系。左思赋成《三都》的时间,其说不一,直到今天仍为左思研究中的一大疑难。较有影响的说法有三。傅漩球认为赋成于太康元年(28O年)之前;‘’‘牟世金、徐传武认为完成于“295年左右”;”’陆侃如则系之于左思的晚年。’“且每一说法,各有其立论的依据。《文选·三都赋序》注有云:“三邮者,刘备都益州号蜀,孙权都建业号吴,曹操都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