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医疗卫生服务的整合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立辉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0(1)
医疗卫生服务是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和药品供应保障的统一体,具有公共物品属性和私人物品属性的双重性质.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医疗卫生服务领域的改革在全球普遍展开,并呈现出分层次、多元化、竞争式提供的发展趋势.我国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从.1985年开始,经历了由政府一元化提供到扩大医疗卫生服务提供的市场化和民营化范围、逐步由市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过程,日益呈现出分层次、多元化和竞争式提供的特征;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多而散弱、竞争而无序、分层却断裂等一系列"非整合性"和服务"碎片化"问题,严重妨碍了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无法发挥协同效应和整体优势.因此,借鉴国际经验,总结和反思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的改革实践,结合<中共中央旧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贯彻实施,构建医疗卫生服务的整合机制、实现"跨部门协作",是一个急需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蔡立辉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3(6):62-69
土地资源管理信息化是电子政务在土地管理中的具体应用;电子政务是政府等公共部门运用网络通讯技术使政府事务信息化,并通过网络管理公共事务和提供社会服务的一种新型的政府组织形式和公共事务管理机制.在土地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管理和技术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土地资源评价、土地资源政务管理和社会服务流程的信息化具体体现了电子政务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也是土地资源管理信息化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改革行政区划、减少行政层次、探索实施省直管县体制的角度着手"三农"问题的解决。可以说,这是对前些年"市管县"体制改革的经验总结,抓住了"三农"问题解决的实质,指明了从"市管县"体制到广东省 相似文献
4.
蔡立辉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6(3):100-104
政治学是政治现实最直接的反映。政治民主化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日益明显的发展趋势给政治带来的巨大变化 ,也必然引起政治学范式及其研究的重大变化。从以阶级、阶级斗争和革命为主要内容的传统政治学向以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政治学转换 ,是当代中国政治学发展最集中的体现 ,也是当代政治现实最迫切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府行政模式的转换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蔡立辉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2(4):25-34
政府行政模式(model of governmental administration)是政府行政理念、行政职能、行政目标和行为方式的总称;它与一定的环境背景相适应,并随着环境背景的变化而转换。全球化(Globalization)是21世纪政府公共行政面对的新环境,WTO的加入使这种新环境对中国政府公共行政的挑战更加严峻。全球化和WTO的加入必将促进中国公共行政的新发展和政府行政模式的转换。因此,如何在认识中国当前政府公共行政的问题与特征的基础上,具体分析这种新环境对政府公共行政的挑战与冲击,并探寻政府行政模式转换的途径,成为了当代中国政治学、公共行政学应当研究的重大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6.
蔡立辉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5(4):432-439
公共管理作为一种理论,是公共行政学中重视公共部门实施管理的技术与方法、重视公共项目与绩效管理、重视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派别;作为一种实践,是依法制定与执行公共政策、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和增进公共利益的活动总称。公共管理具有综合性、跨学科性、现实性的特征,并在一些概念、方法、理论和研究模型等方面为公共行政学理论研究和公共部门改革实践提供了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7.
论当代西方政府公共管理及其方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蔡立辉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3(2):26-32
当代西方政府公共管理是吸收私营部门的一些管理理论与方法而形成和发展起来、并产生了广泛影响的公共行政理论派别.它着眼于政府部门与市场、与社会、与公众之间关系的重新确立与完善,所要解决的是政府部门如何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效率、实现公共利益等问题.政府公共管理方法是政府部门为实现管理目标,在管理公共事务和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方式、工具和技能的总称,也是影响实现政府管理目标、改善服务质量和提高效率的重要因素.为管理实践提供技能与方法是当代西方政府公共管理研究的核心内容、最显著的特点及其生命力的体现. 相似文献
8.
中国当代行政管理学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对我国行政管理学从恢复以来的教育发展情况,包括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研究方向的确定以及人才培养体系进行评估,是明确未来行政管理学发展方向的基础;深入研究中国当代行政管理学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及其改革,是进一步搞好行政管理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学课程体系与教育体系是行政管理学专业发展的目标.在我国体制转轨和政府职能转变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在科学技术发展变化和全球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的背景条件下,对"基础"、"中心环节"和"目标"这3个问题进行研究,是我国当代行政管理学教学研究与改革的核心内容,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9.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改革行政区划、减少行政层次、探索实施省直管县体制的角度着手"三农"问题的解决。可以说,这是对前些年"市管县"体制改革的经验总结,抓住了"三农"问题解决的实质,指明了从"市管县"体制到广东省 相似文献
10.
政府绩效评估的理念与方法分析 总被引:106,自引:0,他引:106
蔡立辉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5)
政府绩效评估就是对政府公共部门管理过程中投入、产出、中期成果和最终成果所反映的绩效进行评定和划分等级 ,它是在 2 0世纪 80年代西方国家政府改革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贯穿了公共责任和顾客至上的管理理念。政府绩效评估指向的是政府公共部门的特殊职能 ;意味着政府公共部门与社会公众之间信息的交流与沟通。政府绩效评估是由收集资料、确定评估目标、划分评估项目、绩效测定及其评估结果使用等组成的行为体系。绩效评估措施对加入WTO之后的中国政府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