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薛小英 《云梦学刊》2015,(1):144-146
通过层次分析方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起来的英语语言学的教学质量评价模型,具有严密的数学逻辑性,评价结果可信度高。通过确定各项的评价指标权重,了解应该关注的教学重点,能为全面提高英语语言学专业毕业生的素质制定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1995年,Chomsky发表他的新作《最简方案》,标志着生成语法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之后,《最简探索之框架》和《语段推倒》的相继问世,进一步改进发展了最简方案,使这一理论日趋完善。与80年代的管约论不同,最简方案中的假设是建立在概念的必然性上,对管约论中的许多概念体系都进行了重大的修改,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都被放弃,管辖这一至关重要的概念也不再起作用。下面,本文就从四个方面对其进行比较。二、对语言的认识转换生成语法学者把语言看成是自然世界的一部分,人类的大脑存在着语言机制,主管语言的习得和使用。与视觉、听觉等机…  相似文献   
3.
一、Bloomfield对意义的认识20世纪前半叶,语义学是一门新学科,与哲学、心理学和逻辑学等学科密切相关。Bloomfield(1933)受行为主义的影响,将意义定义如下:“语言学的意义是指发话人所处的场景以及对受话人产生的反应。为了给每种语言的意义下确切的定义,我们应该对发话人的认  相似文献   
4.
首先分析了逻辑式移位存在的4种证据:优先效应、疑问词论元/附加语不对称现象、选择限制和弱跨越效应;然后指出其存在的理论问题和经验问题;最后应用阻隔效应检验了原位WH词的移位情况,认为WH副词在逻辑式移位到辖域位置而WH名词没有移位。  相似文献   
5.
关于汉语原位疑问词的允准问题,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移位说”认为疑问词本身是算符,逻辑式移位到辖域位置;“原位说”认为疑问词是变量,由处于辖域位置的疑问算符约束并赋予其疑问性质。近年来,国外语言学界对韩语、德语等语言的研究表明,量词或焦点阻隔原位疑问词的逻辑式移位。本研究探讨了汉语原位疑问词的阻隔效应现象,认为疑问词在向辖域位置逻辑式移位的过程中受到弱式量词或焦点的阻隔,弱式量词具有焦点的特征;阻隔效应是“移位说”强有力的事实依据,“原位说”无法解释与阻隔效应相关的语言现象。跨语言的证据表明,疑问词的非疑问用法不能作为“原位说”的事实依据。  相似文献   
6.
1999年问世的《英汉前指现象对比》(以下简称《对比》,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是熊学亮在承担题为《语言指代现象的跨文化交际研究》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资助项目的基础上撰写而成的。本书用认知语法理论,分析了英汉两种语言大量的自然语料,深入地研究了语言中最具代表性的前指现象。本书的特点如下:一、论据充足前指现象是一种复杂的语言现象,涉及到句法、语义、语用等多个方面。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前指现象是当代语言学的一个热门话题。《对比》的作者花费不少工夫,查阅了大量文献,总结出几种有代表性的研究方案,并指出其缺点和不足。乔姆斯基…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人类在长期的劳动生活文化创造活动中产生的,语言既是文化载体,同时又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教育家Kramsh(1998)将二者的关系归纳为“语言表达现实;语言体现文化现实;语言象征文化现实。”因而任何语言都带有所属文化的特征,充满了民族的文化精神和文化心理,体现着民族的世界观。语言与文化息息相关,要想真正掌握一门语言,必须了解产生、使用这种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英语专业的学生获得文化知识有多种途径,英美概况、报刊阅读、英美文学等课程对相关知识都作了系统的介绍;课外也有充足的时间观看英文电影,阅读英文杂志,从…  相似文献   
8.
语篇的产生和理解是交际双方共同协作的过程.连贯性不仅是语言使用者在建构语篇时赋予语篇的属性,还与语篇接受者的诠释有密切的关系.语言使用者应用三种机制促进语篇连贯:话题理论、主位推进和衔接手段,三种机制各有侧重、互为补充.语篇接受者对连贯性的诠释是一个动态的认知过程、与语境知识密切相关.鉴于口头话语本身固有的特点,合作原则和副语言特征对话语连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从哲学角度对道家的语言思想进行论述,阐释老庄语哲思想中的言意观,论证老庄关于“言”与“意”二元对立的哲学观点,在此基础上讨论如何结构并解构中国古代诗歌的“言意之困”,从而拓展老庄言意观的哲学和美学意义,扩展中国诗歌阐释学阐释向度。  相似文献   
10.
原因疑问词“为什么”与其它疑问词不同,它遵守岛效应,不能在复合名词组、主语、附加语等岛外解释。这种差异与原因问句的预设有关。“谁”“什么”“哪里”“什么时候”“怎么样”这五个疑问词都是具有疑问性质的存在量词,其答句用来确定存在量词的值。原因问句的预设中不包含任何存在量词,其预设是陈述句,而且该陈述句的命题值为真。原因问句的提问对象随句子焦点的变化而变化,其答句解释焦点优于选项命题集合中其它成员的原因。原因疑问词“为什么”的辖域位置与句法位置相同,因此在逻辑式不移位,无法在岛外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