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黔西北地区在其独特的自然环境之下形成了与环境相适应的一套文化。自明代以来,黔西北地区开始由边缘化向内地化转变,中央权力的渗透和外来移民的大量涌入,开始日益冲击着黔西北传统农业的根基,使黔西北农业兼畜牧型生态模式逐渐转化为农业为主体的生态模式,大批的荒地被开垦,森林植被和草场资源得到最大极限的利用,这给黔西北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与之相应的是,原有的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因此而发生转变。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清代贵州大定府铅铜矿产的考察,其由盛转衰的原因主要是流民问题,粮价问题、私采滥采、贪污等。面对这些问题,清政府往往表现出惊慌失措。在形势变化的情况下,矿业政策也频繁改变,经常采取旋开旋闭的措施,政策的摇摆不定严重影响了大定府的矿业开发。咸丰年间发生的贵州苗民起义对大定府的矿产开发是一个重大转折点,之后呈衰败之势,直到清亡再也没有复兴。  相似文献   
3.
清代苗民起义研究曾是历史研究领域中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国内外学者们对清代苗民起义研究成就斐然。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国内学者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是论著多为具体史实的罗列和阐述,缺少理论的色彩和分析;另一方面,对个案的研究得不够深入,研究方法单一。国外学者主要表现在:日本学界的"地域社会论"缺陷是缺乏关照国家层面与地方社会的双向互动,难以从总体上理解中国;美国的研究过于强调"社会科学化",过于理性、过于功能化地探讨地方社会的研究方法往往容易停留于浅表的层面,并难以全面地把握历史过程本身。通过回顾苗民起义研究成果,其焦点主要聚集在对苗民起义的性质的界定问题上。过去简单的阶级分析方法显然是不够的,而应回归到历史的本位,从更广阔的视角,借助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来探讨苗民起义与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关系。综合所述,有关苗民起义的研究完全可以重新研究,也完全可以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4.
清中期人口压力问题是学术界长期关注的热点问题,但意见并不一致。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人地关系的视角对清中期的贵州人口压力做实证分析,我们发现,从维持最低生活水准来看,清代中期贵州现有的耕地不能够满足人口生存需求,因而需要通过其他渠道解决人口压力问题。特别当人口压力达到临界点时,就会导致社会秩序失衡,甚至发生事变。  相似文献   
5.
[摘要]学术界对客民的概念有不同的界定,本文的客民具有籍贯的含义,也是一个相对概念,即相对于土著而言,指从外地流迁至彼地谋生的、取得合法身份并纳入到官方管辖的人。通过定量分析,探讨清代贵州客民在全省各地的分布特征,分析客民的成因和客民的来源。客民的到来对贵州地区开发的贡献很大,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诸如土客冲突、生态环境恶化等。研究清代贵州的客民问题对于深入了解清代贵州的民族关系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有清一代,贵州成为南来北往的客民优先选择居住的地方。客民在土著化的进程中,逐渐形成同乡聚居到同姓聚居的客民社会,并由此土客之间因土地、惯习或生活琐事等而相互仇视,相互对峙,构成一种以彼此籍贯为划分标准的族群关系。作为游离于化外的一个群体,客民都希望自己能从化外走向化内,成为有身份的人,他们都会用不同的办法把自己的身份与国家认同联系起来。在客民心里,国家认同就是"户籍"和儒家思想的社会政治价值观,如"忠、孝、义"等符号,这些成为客民得以世代延续下去,成为巩固其地位,控制地方社会的文化资源。客民"反客为主"身份转换过程揭示了客民在地方社会整合到国家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黔西北地区是清代前期贵州矿业开发最集中的地区,吸引了大批外来人口从事以矿业为中心的各类经济活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巨大的人口压力,但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也不容小觑。本文从环境史的角度来研究清代前期黔西北的矿业开发造成的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石漠化、森林破坏等环境问题。最突出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加剧了石漠化进程;二是森林资源的耗竭。  相似文献   
8.
“调北征南”是明初非常重要的一个政治军事事件,对云贵地方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此后直至清代,客民源源不断地涌入云贵地区,伴随着客民的定居和开发地方,“调北征南”开始不断地被客民强化、记忆,并用以建构其身份的合法性和正统性。客民在“土著化”过程中,将“调北征南”塑造成一种移民策略,通过对“调北征南”的建构,使家族具有厚重的“历史感”和强烈的“归属感”。土著在与客民的互动过程中也附会客民的“调北征南”,努力使自己成为王朝的“化内”之民。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客意识在“调北征南”移民传说下逐渐淡化,双方有着一定的趋同性,由此共同构筑了地方社会。至此,“调北征南”成为身份建构与地域认同的标志性符号。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