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6篇
综合类   8篇
统计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消费主义与接受美学语境中的文学经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社会在我国渐趋形成,消费社会的形成,将对社会文化生活带来全面而深入的影响。对文学而言,其不仅改变了文学活动的环境,而且也对文学经典确立的原则、经典化过程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把文学作品置入消费主义图景下接受美学文学吏观这一语境中,从历时性及共时性两大维度来探讨文学经典形成的复杂机制。  相似文献   
2.
学分制的产生和发展适应了社会的需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但目前学分制的"制度优越性"并未能够充分发挥,这除了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学管理制度的完善之外,认真分析推进学分制的校内外条件,切实加强课程、师资队伍和管理能力建设,是使学分制得以有效实施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3.
从大学生的需要出发,注重人性化,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重要的心理学基础;掌握发展性原则、适应性原则、愉悦性原则、渗透性原则等相关心理学原则,是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除了与本科院校有着同样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等大学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之外,还有其与本科院校不同的具有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文化建设要求.从高职院校的发展文化、质量文化、合作文化和实践文化等方面进行探索与思考,有助于从多元文化层面凝炼学校文化,有助于提升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文学性是文学形成的必备条件。先秦的哲人们虽然总体上是尚质(尚道)轻文的,但是并没有排除他们对此后即将形成的文学的文学性的思考。而这种思考无疑是对汉代开创独立地位、形成规模的文学的发微具有显著的作用。本文力图从先秦儒道墨三家经典文本中对文学性的或正或反两方面的关注入手来发掘这种文学性的初始肇端及其背景、内涵和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6.
《聊斋志异》中因果报应思想论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聊斋志异》研究中,对存在其中的因果报应思想,极少为研究者所重视,或为贤者讳,避而不谈;或认为瑜中微暇,不值一谈;至多在涉及作者思想局限时,顺带提一下。其实,含有因果报应思想的作品在《聊斋志异》中,不但数量很多,而且贯穿作者写作成书的始终。这是研究蒲松龄及其《聊斋志异》的思想,不应回避也是回避不了的问题,更不是有些文章“有一些宣传封建迷信的作品”一句话所能够概括的,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本文拟对此作一些初步的探讨。蒲松龄趋向或者说相信因果报应思想,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推其思想本源,当然首先是佛教思…  相似文献   
7.
现代学徒制是学徒制的一种新形态。与传统学徒制相比,现代学徒制涉及的主体更多,关系也更加复杂。这一模式在西方发达国家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在我国,其推进工作仍然面临着企业利益保障机制缺位等诸多障碍。分析因利益诉求不同而带来的障碍,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于现代学徒制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从《阅微草堂笔记》看作者的创作动机及心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阅微草堂笔记》看作者的创作动机及心态许劲松《阅微草堂笔记》(以下简称《笔记》)是清代学者纪昀晚年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从66岁至75岁,前后历经十年,成书五种,计二十四卷。纪昀一生仕途得意,恩荣备至,居于“一代文宗”的地位,称得上是清王朝在思想文化...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政治体制的全面改革,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局面。在这新的历史时期,认真研究政治体制的变迁,总结我党在政治体制改革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对于进一步推进政治民主化和政治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政治文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进入21世纪,抚州,这座镶嵌在赣东大地上的文化之乡重新焕发起新的生机和活力。这里的老同志们无不真切地感受到,近年来,他们生活后顾无忧,精神充实愉快。他们深知,这一切得益于市委、市政府一班人精诚团结,开拓创新,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大力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始终把老干部工作置于十分重要的位置来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