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面向公共利益差异性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公共利益是哲学、法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社会分层、地域差异以及公共利益的类型多样性使公共利益的差异性在现代社会日益突出.公共利益的差异性主要表现为不同公共利益之间的不相容性和公共利益的局部偏向性.公共利益差异性特征的凸现必然要求改革公共产品供给方式,并促成社会公平观念的转变.传统的形式公正已不能作为公共利益差异性时代制度设计的理念,以结果公正与形式公正为理念设计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才能实现效率与公平兼顾,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
3.
公民参与是当前国内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议题之一.通过对近十年国内公民参与的已有研究进行梳理,研究发现,围绕非制度性参与是否属于公民参与,学者们对公民参与概念的理解存在广义和狭义两种认知.关于国内公民参与实践的研究存在制度一结构分析和过程一事件分析两种路径,形成了参与式民主、参与式治理和社会资本三种理论取向.已有研究存在研究方法非规范化与缺少理论建构等问题.在研究中保持问题意识和方法意识、构建本土化的理论与开展高水平的定量研究,是未来公民参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我国地方政府非税收入管理中采取了准市场治理机制.一方面,职能部门必须依靠自身征收的非税收入,而非财政的无条件拨款,这体现了市场机制的逻辑;另一方面,财政部门对非税收入的征收和管理实行了较为严格的规范,这体现了等级机制的逻辑.这种准市场机制导致了非税收入管理中的种种乱象.A区的案例表明:非税收入管理中准市场机制的形成,与A区的政府人员规模膨胀密切相关;现有制度环境下,A区无法废除非税收入管理中的准市场机制;A区采取的选择性保护策略,可以保护辖区内的大企业,无法从根本上遏制职能部门的“攫取之手”. 相似文献
5.
高校管理理念的哲学基础与变革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高等学校的教师和科研人员的成熟程度以及高等学校的职能活动,决定教师和科研人员是学校管理的决策主体,行政人员只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辅助性力量。但由于历史和体制方面的原因,“行政权力主导”的管理理念在我国高校已经根深蒂固,并造成了严重的后果。现实要求用“教师权力为主,行政权力为辅”的新管理理念来指导高校的改革,并通过改革来强化这种新的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6.
试论行政监督对行政效率的制约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小聪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4)
行政效率的本质内容是对行政权力的运行方向和运行时效的反映。提高行政效率的前提是实现对行政权力的有效制约。行政监督作为行政权力的制约形式,其对行政效率的制约作用贯穿于行政授权和行政权力运行的全过程,发生于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7.
郭小聪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1)
我校哲学系去年九月开办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第二学位班,是国家教委政治教育司在华南地区开设的第一个班。它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和知识,能够从事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学和科研的高级专门人材为目标。这个班根据专深和拓宽相结合、实现横向知识结构的原则,设置的主 相似文献
8.
不同学科制度主义方法论特征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郭小聪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4(5):110-114
制度主义是我国近几年来最受青睐的研究方法之一,但人们对制度主义方法的运用,基本上是沿袭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制度主义.实际上,在西方学术界,制度主义不只是经济学的专利.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它在政治学(含国际政治)界和社会学(含组织理论)界也十分流行.不过,由于不同学科研究对象的差异性,制度主义在不同学科有着不同的方法论特征. 相似文献
9.
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之后,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再度锁定"三农"问题。两个文件充满了亮点,其中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是确立了"省管县(市)"体制改革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郭小聪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59-62
孔子《论语》和苏格拉底《对话录》作为中西文化发展的精神源头不断被回溯。本文试通过比较分析把握两位智者对后世各自不同的精神传承关系 ,认为他们提供了使人类心灵得以充实的思想命题 ,今人应设法了解他们的初衷 ,懂得汲取好的方面。这些“思想者”身上表现出的精神韧性往往令人惊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