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民国前期,由于国内外时局动荡不安,有关留学的事件也频繁发生,这些留学事件与中国的社会发展、民族声誉和国家利益密切相关,因而引起了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关注。作为当时社会影响力最大的报纸,《申报》将社会各界的反响与评论及时登载,广泛传播,不仅有利于社会大众更全面地了解事件真相,而且有助于推动事件的妥善解决,推动整个留学事务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从20世纪初开始,马克思主义及其文艺理论被介绍到中国来大多是通过留日学生从日本转译而来的。十月革命之后,留学生成为在华宣传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坚力量。1927-1937年间,留学生掀起了译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热潮。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从西方横向移植过来的,这一特殊之处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与留学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辛亥革命前留日学生创办的期刊大约在70—100种之间,占当时所有出国留学生创办期刊的90%以上。从内容上来看,留日学生创办的期刊涉及面很广,但涉及时事政治的占绝大多数,其最大特点就是具有浓厚的爱国性和革命性色彩,同时也具有浓厚的地区性特征,注重宣传法治及立宪思想,女性意识也得到凸显。辛亥革命前留日学生创办的众多期刊,在思想上唤起了国内人民的觉醒,对当时国内辛亥革命的爆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国内的地方自治运动、立宪运动以及妇女解放运动也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国民政府定都南京以后,由于国家建设急需各种专业人才,因而十分重视对留学生的培养以及对留学法规的制定,因而这一时期留学生的结构也呈现出一定的特点:就各年留学生出国数量而言,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在派遣国方面,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日、美、法、德、英,留日人数远远超过其他各国;在留学费用方面,自费生仍占绝大多数;在留学科别方面,文法类呈现减少而理工类则呈现增加的趋势;在性别上,男生的比重依然占绝对优势;就籍贯而言,留学生大部分来自中国的沿海地带.在留学生的基本素质方面,比北洋时期有了明显的提高;在公费留学生的派遣途径上,采取以省费留学为主的选送方式.  相似文献   
5.
抗战时期,《申报》虽因战争的因素数度停刊,但其对留学活动的报道仍能反映当时的留学概况。在抗战前期,《申报》对国民政府的留学活动报道较多,而在抗战后期,《申报》因被日军完全控制而对伪政权的留日活动报道较多。报道的内容包括留学政策、留学生的考选和派遣、留学教育统计、留学生的爱国举措、对留学生的资助和救济、对留学生及留学制度的看法等,这些内容是对抗战时期留学教育研究的一个极好的补充。  相似文献   
6.
杨荫榆留美回国后不久就担任了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的职务,成为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大学校长,但她在上任不久就爆发了"女师大风潮"。"女师大风潮"过程可分为爆发、扩大、高潮和余波这样几个阶段。"女师大风潮"的爆发与杨荫榆有直接关系,但决不是杨荫榆个人的因素。政治因素即对女师大校长之职的争夺是学潮爆发的根本原因,学生的政治冲动也是诱发学潮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教员的不作为甚至对学生闹学潮的支持,再加上思想守旧的教育总长张士钊对杨荫榆的支持,所有这些因素都推动了学潮的不断扩大而最终不可收拾。"反动校长"绝不是杨荫榆一生的写照,要客观公正地看待杨荫榆,就必须全面地分析女师大事件和全面地了解杨氏的一生,这才是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7.
民国前期的出国留学生,其留学国别仍偏重于日、美、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由于受国际国内形势的影响,留学生派遣总数受到严重制约。从学科来看,虽然留学生选修科目比较广泛,但仍然体现出以理工科为主的不平衡性。由于时局混乱,官费留学一再消减,相比来说自费留学人数则较多,官费与自费的比例约是1:2。从性别来看,虽然男女留学比例差距仍很大,但与清末相比则有较大的进步。就留学质量而言,从留学人数与毕业人数对比来看,与清末相比也有较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