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综合类   6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彝语比喻同汉语比喻一样具有真实准确地反映本民族的心理感情、生活习俗、居住环境、宗教信仰等文化特征的作用。研究彝语比喻是研究彝族文化特征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
白先勇是中国现代最具艺术魅力和艺术影响力的作家之一。白先勇的创作基于对人心人性、人的命运和生命意义的永恒叩问与终极关怀,在历史的沉浮和时间的洪流中,以个体和个体的命运的形式来表现人类多舛莫测的生命本然与必然;在万树花开的"心灵镜像"中,映现人生的幻变无常和挥之不去的孤独,期冀"把人类心灵中无言的痛楚表达出来",疗愈生命中难以承受的孤独之哀、情欲之痛和时间之殇,以寻求自我的救赎和对人类永恒困境的突围。  相似文献   
3.
"西南诗群"是指建国伊始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活跃于西南川滇康藏地区的一批年轻诗人,这一群体的主要代表有公刘、白桦、顾工、周良沛、梁上泉、杨星火、高平等。他们在创作中充分挖掘汲取了西南各少数民族的民间文化资源和地域自然资源,其作品除了共有的时代特征外,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是其最突出的审美风格与艺术特色,因而他们的创作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受时代与政治环境的制约,他们的诗作虽有对主流意识的反叛,但仍有不少遗憾。总结"西南诗群"艺术创作经验的优长与缺憾,对当下少数民族文学和现代诗歌创作仍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4.
彝族文化研究虽已成就斐然,但彝族文化的审美研究还是十分薄弱而近乎空白的新课题。现通过彝族文化的审美研究,挖掘、整合少数民族文化中的审美资源以充实现有的美学研究内涵;进而探索各少数民族审美研究的新路向,为建构少数民族美学作准备;同时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特别是彝族文化的研究向深广发展。  相似文献   
5.
白先勇是台湾当代最负盛名的作家,小说《游园惊梦》是其扛鼎之作;唐代诗人李商隐的《锦瑟》堪称千古绝唱,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具争议性的佳篇。《游园惊梦》与《锦瑟》文体各异,意趣别样,但从书写内容、艺术情感和审美意蕴等层面审视,都呈现出鲜明的互文性,蕴藉着世事沧桑、人生无常的意味,体现了作者历经的精神困境及其对人世的洞察与思考。  相似文献   
6.
"狐妖"是四十回<三遂平妖传>中最具特色的内容,它不仅使<平妖传>确立了神魔小说的性质,而且对于后世狐妖小说的创作也有一定的影响.为了探究狐妖故事在<平妖传>中的演变和发展,采用了文献梳理、比较、考证的研究方法,结论认为冯梦龙从<太平广记>中撷取了大量的素材以建构狐妖内容;"狐书"和"天狐"不仅使小说的人物与情节有了施设,而且更增添了幻怪色彩:胡永儿与左瘸儿的形象塑造在重现"阿紫原型"与"雄狐原型"的基础上也蕴含了明代民俗观念. <平妖传>狐妖故事的辑补揭示了早期神魔长篇小说创作所遵循的时代积累型创作模式.  相似文献   
7.
实习学生伤害频发,顶岗实习中表现更为严重.由于我国目前尚缺乏有效统一的法律法规,出现纠纷后,各地判决不一.顶岗实习具有不同于其它实习的特殊性,为了更好地保障实习学生的权益,应对实习区分对待,需要着重探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