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42篇
  免费   424篇
  国内免费   86篇
管理学   368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55篇
人口学   92篇
丛书文集   817篇
理论方法论   272篇
综合类   7002篇
社会学   61篇
统计学   8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152篇
  2021年   198篇
  2020年   127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129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256篇
  2014年   355篇
  2013年   379篇
  2012年   490篇
  2011年   595篇
  2010年   646篇
  2009年   615篇
  2008年   743篇
  2007年   701篇
  2006年   693篇
  2005年   628篇
  2004年   467篇
  2003年   309篇
  2002年   375篇
  2001年   361篇
  2000年   177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农地产权结构是搭建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与宪法秩序有效链接的重要桥梁.从农地产权结构变迁的视角看,我国传统土地增值收益的国有化机制实际在很大程度上符合1982年宪法所确立的社会主义地租国有原则及地利共享秩序.然而,由于宪法土地条款一开始就被注入了地利分配具有倾向性的思想基因,长此以往便忽视了农民作为整体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的"另一半宪法秩序".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国家进行了"同地同权"、赋权于"民"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其实质是宪法秩序的延续而非替代,我国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主要机制仍是征地补偿制度.要实现我国土地增值收益的公平分享,必须回到社会主义"国家—集体"一元论的完整地利共享秩序中来,并遵循实质平等的要求,通过以"人的城镇化"为目标对区片综合地价进行限定、采取倾向于农村及农业发展的"土地财政"政策、打破城乡户籍二元制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等方案,推动农民全过程参与、共享土地利益.  相似文献   
2.
合肥工业大学南校区内有一 口塘,在塘的西北角,合肥市人民政府立了一块石碑,说明塘的名称及其成因.碑文认为此塘名称为"斛兵塘",又称"量兵塘""站塘",是曹操大军南下时为"清点人马"所挖的"土坑".然而碑文存在失实之处,"斛兵塘"是曹魏当年屯田的水利设施,"量兵塘"应为"粮兵塘"之讹,"站塘"实为"占塘"之误.斛兵塘及其名称的变化反映了魏晋时期屯田的兴衰和国有土地演变为私有土地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数字孪生的哲学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孪生是近年来从概念提出到实践应用快速发展的新兴信息技术,在实现物理世界与虚拟信息世界实时互动沟通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在智能制造等领域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数字孪生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不仅将深刻变革世界,也必将深远塑造人本身,亟需在哲学层面对其本质、优势及其局限性等重要问题进行深入探究.数字孪生是有"限定"的实在和人类意志的外化,是主体认识世界的思维和实践工具;数字孪生在提升人的认知能力、应对复杂系统的不确定性以及扩展人类经验等方面具有独特价值.同时,数字孪生技术在其思维模式、具有强计算主义倾向以及可能形成数字"座架"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司法创制原则,美国专利法不正当行为原则在规制不正当专利申请、提升专利申请授权质量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对该制度进行本土化的前提是需要充分论证该制度下的信息披露义务以及专利不可执行性的正当性。专利契约论下的对价和正义原则能够对这两方面给予充分证实:专利契约论下的实质对价要求专利申请人的信息披露义务应延伸至专利申请人所知悉的与专利申请的可专利性相关的所有信息;在正义原则之下,专利权人对其通过不正当行为而获取的专利权的主张行为使其不正当行为延伸至司法程序,法院拒绝向其提供司法救济是正义原则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5.
以心理学创伤理论为依据,结合华裔作家谭恩美和母亲的心理创伤,以及叙说疗法在谭恩美作品人物的创伤治愈过程的表现形式,探索创伤理论的叙说疗法对心理创伤治愈起到的关键作用,希冀为心理创伤治疗,尤其是疫情后的心理创伤治疗探索一条可能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文化记忆媒介经历多次嬗变,从口述媒介、书写媒介、印刷媒介到当下的数字媒介。媒介嬗变为文化记忆当下化提供了基本的结构框架,尤其是数字媒介,对文化记忆的储存、传播和表现产生了诸多新影响。首先,它极大地提升了文化记忆的储存能力,也产生了“数字黑暗时代”问题;其次,它有利于传播个体关于文化记忆的观点和评价,放大了各群体间关于文化记忆的认知差异,改变了文化记忆的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最后,它为文化记忆的表现带来了非线性叙事,产生了超文本和超作者,并为文化记忆文本提供了互文性链接,提高了多叙事主体间互动频率。不仅如此,数字媒介的影响还延展至文化记忆的代际延续和集体认同领域。  相似文献   
7.
8.
在以往研究中,人们通常接受这样的假定:组织间信任必然会给组织与外部的交易带来正向收益。然而,组织间信任对交易收益也可能会产生组织不希望出现的负面影响。为此,我们重新审视了这一假说并发展了更为全面的理论框架来解释这一内部机制。首先,文章探讨组织间信任的内涵要素,进而分析组织间信任中计算性成分与非计算性成分的不同组合对交易收益的作用机制,从逻辑上推演出组织间信任与交易收益之间存在一种倒U型的关系;其次,提出两个重要的情境因素即信任的非对称性和环境的不确定性,讨论它们分别对上述倒U型关系的负向调节作用;再者,提出一组能够应对不同情境限制而同时仍然可增进或保持有益交易结果的调节策略;最后,讨论本研究的启示和未来研究可能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基于具身认知框架下的概念隐喻理论,对中国英语学习者抽象情感词加工的具身认知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1)二语情感抽象概念存在“积极在上,消极在下”的垂直空间隐喻映射;(2)不同水平组对二语抽象情感词的加工成本存在不对称性;(3)中国英语学习者对不同效价的抽象情感词加工成本趋异。实验结果证明了情感抽象概念能够通过隐喻的方式建立与感知运动信息的联系,情感模拟对二语抽象情感词的加工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于潇  陈世坤 《人口学刊》2020,42(1):30-41
人力资本流动与人口流动相关却不相同,本文采用2010-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从流动方向和流动强度两方面对我国省际人口流动引致的人力资本流动现象加以研究。结果表明从流动方向分析,各省人口净流动方向基本呈现时间一致性并且流入流出区域具有稳定性。在调查期间人口净流出省份为16个,人口净流入省份为15个,没有明显变化。人力资本净流向与人口净流向完全一致,但省际人口净流向与高级人力资本净流向并不完全一致,山西、广西、重庆等省市的高级人力资本净流向始终与总人力资本净流向相反。本文采用流出流入比率和迁移选择中心两种指标测算人力资本流动强度,结果基本一致。人力资本流动中心与人口流动中心分布均较为固定。2010年人力资本流动强度最大的省份在2016年的流动强度也更强,流动强度在省际呈现惯性和马太效应。人力资本流入最强地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三个直辖市,人力资本流出最强省份始终包括安徽、四川、河南等省份。以人力资本流出弹性衡量人力资本流出强度与人口流出强度的相对强弱,东部地区、东北地区省份人力资本的流出强度始终大于人口流出强度,西部地区省份差异较大。考虑各省近五年经济增长状况,人口流动或者人力资本流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非线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