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浅议高校学生考试作弊的手段、原因和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屡禁不止,困扰着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危害严重。本文简要分析了高校学生考试作弊的特点及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
论国内外校企合作模式对我国实施“卓越计划”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部提出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将指导我国普通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通过借鉴国内外校企合作的成果经验,提出我国普通高校"卓越计划"的实施,应通过建立政府保障机制、企业需求机制和完善学校培养机制,并注意处理好院校关系、理论与实践关系、受教育者双重身份等问题来推进。 相似文献
3.
影响城市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社区因素探讨——基于江苏南通市区558例老年人问卷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雪飞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5(3):39-43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南通市区558位老年人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了解城市社区因素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68.1%的老人对生活感到满意 社区活动参与度、社区服务受益度、社区助老设施拥有度和社区邻里互动频率是影响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主要社区因素。为此建议:要加强老年人与社区的联系,增进老年人的邻里交往和社区活动参与,加强社区助老服务设施建设和资源整合,以有效提高老年人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土木工程概论》双语教学实践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木工程概论》是土木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内容浅显易懂,适合采用双语教学。该课程在双语教学的实践中,借鉴国外一些常用的教学方法,选择了合适的教材;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形式,并进行课外强化训练,加强师生问和学生间的互动交流。学生一接触专业,就接受了双语教育,这将有利于改变学生的思维模式、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直接用英文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及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抵御创业风险的途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创业作为一个机会,存在着风险,抗风险能力对大学生创业者来说极其重要。分析大学生创业可能遇到的风险形式,剖析大学生创业风险的决定因素,笔者认为大学生提升抵御风险能力的途径是:创业准备要充分、资金管理要科学、创业技能要精通、社会经验要丰富、心理素质要提升。 相似文献
6.
西方马克思主义消费异化理论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蔡陈聪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6)
消费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重要问题。目前我国流行的诸如时尚消费、面子消费、情绪消费等病态消费行为,给生态环境造成了日益严重的负面影响。马尔库塞、弗洛姆、本.阿格尔等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消费异化理论,为我们剖析当前中国病态消费模式的实质、根源和危害,探索克服病态消费现象的途径,选择和构建健康消费模式,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理论启迪。 相似文献
7.
青年大学生如何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美贵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2(4)
引导青年大学生认真阅读与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选择优秀指导老师;精选合适阅读篇目;区分层次,分别对待,有所体会及领悟;开展课件制作的尝试;积极主动创造机会进行口头答辩;始终树立和践行理论务必联系实际的求学作风、长期坚持,自觉构建长效学习与研究机制等是青年大学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8.
高校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与改革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放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1):88-91
审视我国各高校近些年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安排,实践环节所受到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总体上仍明显感到我国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不足。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一是在于教育观念并没有根本改变,遵循的仍然是传统的知识教育质量观;二是重形式,抓表象,很多好的改革措施在实际中并没有得到贯彻和落实。因此我国高校实践教学改革要在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的基础上,狠抓改革措施的落实。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实践路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汤荣光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1):86-88
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落脚点在于坚持原则内涵,拓展实践途径,从实践的过程和成效上去开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要坚持科学化教育、艺术化管理和人性化服务的内在统一,通过推动学科建设,体现“以人为本”的本质内涵要求;通过推进文化建设,体现“以人为本”的建设导向要求;通过创新教育方法,体现“以人为本”的方法应用要求;通过强化队伍建设,体现“以人为本”的组织保证要求。 相似文献
10.
高校道德教育与和谐校园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和谐校园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部分,也是营造良好育人环境的使命。但是,长期以来高校道德教育存在着内容片面化、方法简单化、过程形式化、目标过于理想化等缺陷,影响了学生个性素质的全面提高与和谐校园的构建。因此,必须不断创新高校道德教育模式,发挥道德教育功效:培养学生的诚信品德,激发构建和谐校园的内在动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挖掘构建和谐校园的潜在合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增强构建和谐校园的精神动力,从而推动和谐校园的构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