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5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跨文化交际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张兰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24(8):339-341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 ,中国人对外国文化了解越来越多 ,但是在跨文化交际中却经常出现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本文列举了一些中国文化失语现象 ,并对其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论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田喜洲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8(6):128-129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科研现状、可行性和原因的分析,结合大学教育的特点,提出了培养大学生科研兴趣与能力的方法途径,并对与之相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高校学生欠费问题及解决思路探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申卫东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0(3):127-128
高校贫困生是指那些在校学习期间,因家庭经济状况支付学费和生活费比较困难甚至无力支付学费和保障最低生活费的学生。高校贫困生问题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的焦点问题之一,也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4.
论高校实施创业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刘洋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4):153-154
创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创业教育是当前大学生就业教育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充分了解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构建和完善创业教育的内容体系,认真探索实施创业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将成为当前高校就业教育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刘洋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2):151-153
高等学校必须正确认识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的现状,充分肯定已经取得的成绩并进一步强化,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努力研究和思考,探索解决的办法,对增强就业指导教育的实效性和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方法与途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华杰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0(4):120-121
目前我国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意义研究比较重视,研究成果比较丰富,但对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方法、途径的研究显得不足。 相似文献
7.
高校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教育与引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吴志斌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3):158-160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是指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自发形成的,以个人的喜爱为基础,其中各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带有明显的情绪色彩,并以个人的意愿结合在一起,没有严格的权力机构.其成员性格相投、志趣相同或信念一致、情感亲近、关系密切.大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在高校中非常普遍,自发形成,范围小、凝聚性强;在非正式群体有些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消极的方面;高校应从指导思想,完善管理机制,加强日常管理等方面加强对高校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教育与引导. 相似文献
8.
试论高校考试制度的新模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考试制度的改革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建立教与学激励机制运行系统的重要因素.目前高校考试制度存在不少弊端,高校考试制度的改革必须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目标相一致.改革高校考试制度要从单一封闭的考试模式向多元开放的考试模式转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 相似文献
9.
我国物流人才素质和结构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龚顺清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4):49-51
我国物流业发展对物流人才类别、知识结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应充分认识我国物流人才的现状,加强物流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基于网络文化影响下的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发展,蓬勃兴起的网络文化给大学生的道德培养带来了负面影响,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由于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掌握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的大学生心理发展尚未成熟,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滞后,大学生网络道德面临的问题层出不穷.在新的形势下,要积极地从理论研究和行动上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以应对挑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