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华鹰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9(6):105-107
高等学校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是开展科技研究、解决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重大科技问题的基地。据一项调查材料表明,我国高校每年有9000多项研究成果通过鉴定,有的科研成果达到或超过世界先进水平,有的还填补了国内外空白。然而,这些科技成果能够签约转化的不到30%,转化后能产生经济效益的只占被转化成果的30%,因此只有约10%的成果能取得较为明显的经济效益,与国外60%的转化率相比差距甚远。 相似文献
2.
土地征用法律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平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8(3):76-82
土地征用问题是和农村集体土地的财产权问题联系在一起的 ,要切实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一方面 ,要促使农民对土地权益上升为典型的物权 ;另一方面 ,要建立公平、公开、公正的土地征用程序 ,探索以市场化的方式确定补偿价格。 相似文献
3.
论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华鹰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3):96-100
技术创新是国家和企业维持经济高速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则兴,不创新则亡,这是市场竞争的无情法则.技术创新成果要实现权利化、资本化、商品化和市场化,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保护尤为重要.随着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技术创新成果处于科技前沿及多样化,使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正面临着重大的影响和挑战.面临高新技术快速发展,各国加速了对知识产权法的立法和修改,使知识产权对技术创新成果的保护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论商法之商主体强化原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于新循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3):106-109
商主体强化原则作为一项商法基本原则,主要包括商主体严格法定原则与商主体维持原则,其主旨即在于大力确保适法商主体作为健全的组织体得以存续及发展.商主体强化原则研究对于完善商法理论及立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6.
论商品包装装潢的知识产权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华鹰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5):69-71
商品的包装装潢是企业的商品标志之一,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假冒和仿冒商品包装装潢的行为屡见不鲜,其危害性是显而易见的.基于商品包装和装潢的属性,采用外观设计专利、版权以及反不正当竞争行为对商品包装装潢进行知识产权的综合保护,有利于弥补单一法律手段保护之不足,增强了保护的力度. 相似文献
7.
动产抵押制度可行性之检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晓娟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7(4):559-562
针对大陆法系各国对动产抵押制度的态度及采纳该制度的国家做了一般性的考察,并就动产抵押制度在理论上对传统民法造成的冲击进行了必要的分析。动产抵押在公示问题上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障碍。我国在对待动产抵押上应采审慎的态度,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完善动产担保制度。 相似文献
8.
恢复性司法中的被害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兰耀军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5(4):78-85
恢复性司法是通过恢复性程序实现恢复性结果的一种被害人司法。被害人参与恢复性司法具有全面性、实质性和有效性。恢复性司法中的被害恢复包括物质与精神损害恢复,以及人际关系恢复两个方面。从最大限度地保障被害人人权这个宗旨来考虑,恢复性司法原则上不应当为被害人设定责任。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孝道传统下老年人长期照护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确立于儒家孝道思想下的以子女为义务主体的传统老年人照护模式,因日益严峻的人口情势而难以维系,亟待建立一整套完善的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基于此,一方面要积极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业已形成的、成熟有效的相关制度,另一方面要继承在我国流传了两千多年的儒家孝道思想.在不动摇传统子女赡养模式的前提下,通过将子女和国家共同作为老年人长期照护的义务主体、积极推进国家出资保障长期照护底线、设立强制性的专门的长期照护保险金制度等制度构建,建立起富有中国特色的老年人长期照护制度. 相似文献
10.
工作场所性骚扰的法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琳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1):121-124
工作场所性骚扰行为在我国已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造成很大影响且有愈演愈烈趋势,目前我国对其的认识也已突破"是道德问题还是法律问题"的争论趋向于采用法律手段对它进行规范,并且已经出现受害者胜诉的案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