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元认知策略与大学英语写作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杜爱红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0(3):91-95
元认知是学习者对自己学习过程的自我监控,是学习者为有效组织学习活动而采取策略性行动的知识和能力,以及在具体学习过程中使用策略的具体做法.在外语写作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元认知知识可对外语写作的全过程进行有效规划、监控和评价.对大学英语学习者进行元认知策略的培训,引导其运用于写作实践,有助于提高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2.
《秦农》期刊的特点及其社会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秦农》是在陕西近代历史上特殊时期创刊的农学科技期刊,它的产生有着特殊的社会环境背景而且办刊特色明显,通过对其分析揭示科技期刊的社会作用,对于我国现代期刊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4.
解读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 ,对环境问题进行文化反思成为当代理论界的热点之一 ,反思环境问题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如何确立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突出地体现在马克思恩格斯有关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中 (本文将其称为生态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首先是体现为自然观上的全面更新 ;其次是对实践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的辩证把握 ;尤为突出的是 ,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条件下异化劳动的深刻分析 ,揭示了环境问题的社会根源 ,显示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洞察力。这些对于反思当代环境问题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业过剩劳动力转移的模型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卫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1):68-72,79
农业剩余劳动力过多是我国经济发展所必须面对的一个难题。现代化和工业化要求剩余的劳动力必须从传统农业转移出去 ,否则 ,二元制经济结构无法根本改变。刘—费—拉模型和托达罗模型是发展中国家在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时可供选择的模型 ,我国在发展的过程中 ,也面临着在这两个模型中进行选择的问题 ,根据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过多的现实国情并综合其它因素 ,单纯选择刘—费—拉模型和托达罗模型中的一个而否定另一个是不合适的 ,应根据现实国情 ,对两个模型综合借鉴。 相似文献
6.
唐爱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5):14-18
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是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一个影响面非常广泛的社会问题,是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民生问题,是涉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问题。当前失地农民面临的两大难题是社会就业的出路问题和养老保障的退路问题。根据政府关于失地农民的一系列政策,在实践中必须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途径和方法,要确保“以土地换保障”政策的落实到位;要确立失地农民就业优先的理念,逐步实现城乡统筹就业;要充分体现惠及全体农民的“低水平、有弹性、广覆盖”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的精神,实事求是地制定、完善和落实相关的配套政策。 相似文献
7.
阻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容,如何有效地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衡量研究生教育成效的最高标准。但目前我国还存在诸多不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传统教育观念、滞后的教学体系、师资问题、僵化的人才管理模式和研究生待遇低等均影响着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融资问题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基础设施对于农民、农村、农业具有重要作用,但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投资远不能满足农村发展的需要。其原因在于国家的投资力度较低、集体的投资能力不足以及“一事一议”制度存在缺陷。因此,我国农村基础设施融资问题的解决在于增加国家投资、增强集体投资能力、完善“一事一议”制度、拓展新的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9.
从哲学的层面来分析当代中国利益冲突的表现、利益协调陷入困境的原因及其解决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的途径。中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种变化必然引起代际之间、个体利益与共同利益及既得利益者与争取利益者之间的利益矛盾与利益冲突,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落后的社会生产力;新的利益协调机制尚未充分建立;不成熟、不完善的市场机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 相似文献
10.
关于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彦丽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33-35
文章分析了我国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一些新问题 ,指出了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 ,并提出了调整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