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面临矿产资源日益枯竭的矿业集群如何在区域背景下完成转型是矿业集群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从矿业投入集群探讨矿业集群的生命周期特征,并在分析矿业集群形成机理和演化特征的基础上,构建城市与区域协同发展的概念模型,指出矿业集群与区域协同发展要实现三个功能的转变:地方政府功能由主体功能向服务功能转变,极化中心从单核结构向多核结构转变,区域从局部发展向整体提升转变。只有实现了区域城市功能的转型,才能实现集群与区域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2.
邓琼云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4):11-14
统筹兼顾历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运用于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方法。其哲学的基本内涵包括平衡性、协调性和系统性等重要思想。统筹兼顾作为一种方法,我们在运用时要坚持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原则、动态联系原则、重点与非重点相统一的原则。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统筹好经济与社会的关系、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发展的关系,是把握好科学发展的关键,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保障。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农村土地征收补偿制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传毅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4(4):85-89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政府征地规模不断扩大,失地农民越来越多,大多数失地农民生活水平下降,其原因与我国农村土地补偿制度有关,更与我们对征地补偿的认识不到位有关。我国的征地补偿应当带有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性质,发挥其缩小贫富差距、保障社会发展成果共享的功能。在征地补偿方法上,尽可能不学企业改革的一次性买断做法,要有花钱买稳定的前瞻性认识,不给社会稳定留后患。当前我国农村土地补偿制度存在补偿范围狭窄、补偿标准过低、补偿方式单一、补偿程序欠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欠健全等问题。为此,需要在更新观念,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扩大补偿范围、大力提高补偿标准、灵活运用补偿方式、严格规范补偿程序、健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4.
论政治运动对新中国政治发展的经验与教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蔚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4):12-18
政治运动曾是当代中国政治运作的一种独特方式。分析六十多年来政治运动对中国政治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可以看出,政治运动具有"超强的社会推动能力",通过政治运动曾一度提升了国家生存的能力、公民的政治认同感、公民的政治行为能力,培养了政治积极分子,弥补了制度的过程化不足;但政治运动的频繁运作也阻碍了政治制度化的发展,导致政治民主水平下降、政治价值逐渐一元化、政治合法性下降,带来了意识形态教条化。 相似文献
5.
谢君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9(6):174-176
简要论述了网络时代博客的现状及其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提出了网络时代应对博客挑战,拓展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湖南粮食产量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产量的准确预测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政府制定相应粮食生产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论文运用灰色相对关联分析,从影响粮食产量的众多因素中计算出了符合湖南禀赋的主要因子依次为粮食播种面积、农村从业人员数、每公顷面积产量、有效灌溉面积,并对这些因子进行了GM(1,1)残差修正预测,把预测所得数据作为相关因素序列数据,以粮食产量作为系统特征序列数据,构建了粮食产量的灰色GM(1,N)预测模型.根据湖南省1995~2010的粮食生产有关数据,对湖南省2015年粮食产量数据进行拟合和预测,经检验模型对2008~2010所预测数据和实际产粮数据平均相对误差为0.77%,具有较高的精确度,根据预测结果给出了确保湖南粮食产量稳定增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喻春梅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7(2):58-63
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中国近代报刊史的研究发展迅速,相继出版和发表了一些著作和论文。学者们从不同侧面对中国近代报刊的时间范畴、发展进程、史料价值以及外国传教士与近代报刊、近代妇女报刊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但是,目前中国近代报刊史的研究在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研究范围等诸多方面有待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8.
郭子贤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6(4):116-121
刑事古典学派内部对死刑的态度,可分为两派:保存论和废除论。贝卡利亚、边沁基于社会契约论和功利论,认为死刑存在许多弊端和坏的特性,极力主张废除死刑。费尔巴哈、康德、黑格尔等人,基于心理强制论、等量报应论和等价报应论,认为死刑有其特有的有益性或功效,主张死刑存在是合理的。但其具体观点又有差异。 相似文献
9.
学潮视野下的《青春之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辉杰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7(2):26-29
<青春之歌>对胡适学潮观的批判和对学生运动的描写呈现了自己的特点.它与作为小说主脉的林道静阶级意识觉醒的线性叙述之间的某种差异,给我们提供了在学潮视野下重建一个充满对峙与对话空间的契机.这一学潮视野的参照,或许将有利于我们对<青春之歌>做出更为同情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
彭澎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122-130
经济社会转型期农村现有的基层治理模式和乡村民主政治体制面临着变革和调整。基层治理的创新和变革具有鲜明的宪政内涵和宪政特性。基层的治理变革既需要对农村基层社会的经济政治资源进行调整和组合,更需要在宪政理念的主导下革新自治制度。基层治理的宪政化建设是农村经济社会转型期基层治理变革的方向,在宪政理念的指引下,农村基层治理变革具有独特的宪政路径和明确的宪政目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