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10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1.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目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进一步贯彻实事求是的作风,发展农业科技,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合理利用和保护农业资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论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教学手段的改革.教学手段与方法的改革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提高.随着计算机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的不断成熟,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日益广泛.  相似文献   
3.
正确决策是各项工作成功的重要前提,咨询是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根本保证.本文从阐述咨询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出发,通过对我国现行决策体制缺陷的分析,提出了建立和完善专家咨询制度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4.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应该参照教育部的教学建议,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观点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的学科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渗透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5.
提问行为是学前教师在幼儿园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为了解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的现状,本文采用观察法和开放式访谈法对M幼儿园中的教师提问现象进行观察并记录,发现当前幼儿园集体教学中教师提问存在以下问题:内容低水平、封闭式;内容涉及社会和情感领域少;被选择提问的儿童针对性强;提问前后缺少等待时间;对幼儿回应方式无多元的要求。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教师应在了解幼儿的前提下,结合幼儿认知发展水平、自身经验水平和教学内容来设计有效提问,使教师提问能真正的促进幼儿认知能力与社会交往,从而达到提问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民族关系作为社会关系的内涵,其形成与发展以不同民族存在为前提,以民族交往为纽带,而任何民族关系都必须以一定地理空间为场域依托。国家中的村落是组成社会的基本节点,家庭是组成这一社会节点的基本单元。家庭作为民族个体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场所,是民族关系形成的重要场域,是个体与民族群体延伸内外社会空间的基础。以民族志方法考察“一村七族”的大理郑家庄婚姻家庭中的民族关系,这在理论上是对“接近从局部到整体”工具的有效尝试,在实践上可作为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微观思路与思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日常生活路径。  相似文献   
7.
针对氢原子这一简单体系,把对应原理表述为两条严密的数学准则,并且对定态假说作了补充,然后把它们与跃迁辐射假说结合起来,经过探索,得到了阶梯准则.以此两条假说和三条准则为基础,就可推出氢原子的玻尔理论.  相似文献   
8.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银行是经营货币资本业务的企业,主要通过存放款之间的利润差额分享剩余价值.经营贷币发行、存款、放款、汇兑、贴现、储蓄等业务,承担信用中介的金融机构,它是经营贷币资本的特殊企业,它是调剂资金的供给与需求,对一国经济运行起枢纽作用的特殊机关.  相似文献   
9.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必须彻底解决全国目前尚未脱贫的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的贫困问题。其中,农村贫困问题又集中表现在民族地区,云南是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为一体的欠发达省份,是脱贫攻坚难啃的硬骨头。从贫困代际传递的视角,分析了家庭内部包括家庭结构、生育观念、监护状况、受教育程度以及社区范围内的宗教信仰、丧葬习俗方面的致贫因素并呼吁少数民族地区干部群众抓住当前发展的有利时机,凝聚各方力量,发挥内生动力,充分实现自身发展,同时认真学习党的各项民族政策,树立对待宗教的正确态度,进而加速脱贫,共享小康。  相似文献   
10.
民族关系作为社会关系的内涵,其形成与发展以不同民族存在为前提,以民族交往为纽带,而任何民族关系都必须以一定地理空间为场域依托。国家中的村落是组成社会的基本节点,家庭是组成这一社会节点的基本单元。家庭作为民族个体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场所,是民族关系形成的重要场域,是个体与民族群体延伸内外社会空间的基础。以民族志方法考察“一村七族”的大理郑家庄婚姻家庭中的民族关系,这在理论上是对“接近从局部到整体”工具的有效尝试,在实践上可作为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微观思路与思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日常生活路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