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统计学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
新世纪以来,房地产业蓬勃发展成为拉动地方经济较快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过分依赖房地产可能引发种种问题,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埋下隐忧.本文采用计量经济学模型,以安徽为例,分析房地产业对地方政府收入的贡献,进而提出推动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由于目前消费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涨幅较大,因此,有关CPI的情况自然也就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许多场合下,运用CPI的频率相当高,但如何正确表述CPI,笔者认为还  相似文献   
3.
全国统计工作会议召开之际,全国各地有70个分会场同时在线收看,从灵秀江淮的安徽,到雪城高原西藏;从草木葱茏的广东,到干里冰封的牡丹江,全国统计系统围绕会议精神,认真学习,全面领会。本刊编辑部特邀“东西南北”四个方位的一线统计工作者,他们用朴素的语言、真实的笔触畅谈感想,思悟工作,在此,与读者分享。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农村改革,最初起始于1977年11月15日安徽省委出台的《关于当前农村经济政策几个问题的规定》(简称《安徽六条》),迄今30年了。《安徽六条》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序曲,肥西县山南公社和凤阳县小岗村率先实行的农业"大包干"启动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农村税费改革和农村综合改革试点也发源于安徽,"三大改革"对推动中国"三农"问题的解决,作出了极大贡献。"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本文结合30年来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农民住户调查资料,对在改革初期的安徽曾经有的农民收入高速增长现象、以及后来沦为‘锅底"现象的收入结构内在质的变动规律性进行研究,以期探索农民增收的主要路径,揭示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分析研判中国经济,眼下最热的一个词莫过于"新常态"。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换了慢挡,结构调整还在阵痛,前期政策仍在消化;相比其他领域,"三农"发展似乎比较争气,2014年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十一连增",农民增收实现"十一连快",农村改革进展顺利,这为全面深化改革增添了不少底气。农业稳则天下安。新常态下,农业的基础和支撑作用将更加突出;但如何发挥这一作用却大有文章可做。当前,我国"三农"发展的内在条件和外部环境正发生深刻变化;客观分析"三农"新常态,既要关注老三农问题之危,更要看到新三农发展之机,既要认识三农自身发展的短板,也须看清三农中释放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相似文献   
6.
《中国统计》2020,(3):33-34
近日,国家统计局池州调查队党组书记.队长张谦同志.在抗击新冠病毒疫情中因公殉职。宁吉喆局长作出批示指出,张谦同志身处抗疫一线,积劳成疾,因公殉职,永远怀念。国家统计局发去慰问信,对张谦同志的不幸离世表示沉痛的哀悼,对张谦同志的家人和亲属致以深切的慰问,对奋战在抗疫前线的统计调查工作者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相似文献   
7.
农民收入增长的源泉:基于脉冲响应函数一个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对安徽省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中的农民收入增长进行经验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1978~2006年的统计数据,对非农产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及动力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非农产业和农民收入增长之间具有一致性,并对农民收入增长有长期且积极的影响。文章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就今后一段时期促进农民增收提出了简要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由于世界主要经济国家国际间贸易的不断加深,国际传导因素已经成为国内通货膨胀的一股重要推动力量,而实现这种价格传导的渠道,主要是大宗商品的国际间流通.因此,在当前形势下研究国际传导因素在我国通货膨胀中的地位与作用就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国际大宗产品价格研究”课题组通过对相关历史数据以及经济理论的分析得出,在当前的经济条件下,我国国内商品价格水平的国际传导主要通过贸易途径进行,CRB指数、进出口贸易等经济指标和我国物价水平有着较为密切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粮食是构建和谐社会、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农产品。几十年来,产粮大县向国家提供了大量的商品粮,为稳定粮食市场,保障粮食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背景下,产粮大县的社会经济发展则陷入“粮食大县,工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