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20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06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304篇
社会学   4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初中生网络意识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网络双重人格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本文从人格的定义和结构入手,分析网络双重人格的表现和危害,认为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新问题是青少年交际重点转向网络的重要宏观因素,而网络特殊的角色扮演与对现实规则的反动是个体容易产生网络双重人格的关键性微观因素,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则是产生双重人格的主观诱因。  相似文献   
3.
高等师范院校情高教育的几个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性地审视高师院校的情商教育 ,其存在种种认识上的问题和操作上的偏颇 :(1)对情商教育内涵的界定过于宽泛 ;(2 )对情商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3)情商教育未纳入课程或课程计划 ;(4)把EQ (情商 )教育与IQ (智商 )教育相对立、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分离。如何避免情商教育的这四个误区 ,应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论教育的高贵性和神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教育已经陷入功利主义的今天,追问教育的真精神不仅是现代教育救赎之必要,也是教育发展之必然。教育的真精神在于教育的高贵性和神性。教育的神性是教育对于提升人性达致“人之为人”的意义的关爱。教育是使人成为人的一种精神性生活方式。教育是“爱”的事业,教育的“爱”出于对存在的虔诚而不是出于加工或塑造的自大和傲慢。  相似文献   
5.
王凌皓吴希刘静茹孔子理想人格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君子人格,其义理根据是仁与礼;本文从天人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物我关系等几个方面探析君子人格的基本特征。孔子所强调的理想人格已深藏于中国人的灵魂深处,成为整个民族的集体无意识,有着恒久的生命力。和谐社会人格构建不能逾越孔子的理想人格理论,这里包藏着有待深入的深刻人文精神和丰厚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6.
意义心理学:僭越二元论的新的积极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元论是现代西方哲学的基本理论,也是现代心理科学的基础性元理论。正因为如此,西方哲学和心理学一直试图解决它内在固有的问题。历史上试图解决其问题的主要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种尝试,但它们不仅没有解决二元论存在的问题,反而引起了更大的混乱。这就更加激发起人们超越二元论的欲望。意义心理学对之作了进一步积极探索,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这些见解对心理学的发展很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对大学生整容态度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次调查要了解的是大学生对整容的看法,采用发放问卷的形式,回收有效问卷223份,选取的被试是济南各高校的大学生,采用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尽量使男女之间、文理科之间、城市农村之间、各个年级之间人数平衡.本次调查得出以下结论大学生对整容知识的了解较少,接受程度不高,极少有进一步的行为,与媒体宣传相差较大.  相似文献   
8.
探索、检验因果关系是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目标之一,相关分析、回归分析、路径分析等常用统计方法存在许多不足。结构方程模型是针对这些不足提出来的,从统计思路上,它具有优点,但还不够完善,应引起我国教育学界的注意。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西部大开发的主体是全国人民 ,客体为西部资源 ,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西部教育资源开发观。  相似文献   
10.
职工教育要服务于经济基础,就要适应 经济体制的转变。但经济体制转变的完成, 需要一个较长的期间,职工教育当然也需要 一个“适应”与“转变”的时期。职工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