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人才学   1篇
综合类   3篇
社会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情境、协作、会话是促进深度意义建构的关键。反思作为一种重要的会话手段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以关联主义和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对协作反思性学习内涵进行较为深入的剖析,并在调研的基础上构建了包括学科教师、公众平台、共同基本圈、延伸圈在内的"微信+"支持的协作反思性学习模式,对缓解工学矛盾、构建常态化教师培训模式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2.
在教育信息化深入推进的背景下,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对信息技术学科建设和信息技术教师的发展具有“双重”重要影响。信息技术教师自身所固有的矛盾决定了该群体在基础教育教学信息化中的特殊职业角色和使命。本研究以“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为主线,对信息技术教师的内涵、结构现状、职业角色和职责范畴以及职业社会化等问题进行了尝试性“异位”思考,以期对改善信息技术教师的社会认同,促进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经济日益发展,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便随之增多,大批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这种状况下一个特殊的群里"农村留守儿童"便成为了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产物。农村留守儿童中存在很多问题,包括基本权利难以保障、心理发展异常、人格发展不健全、学习成绩不良、道德出现危机等,需要出台相应的对策解决这一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4.
分析陕西省教师远程网络培训现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培训平台的改进及参训学员自身培训学习方法、能力的提升,以及培训后期跟踪机制的建立,有效提升网络远程培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信息化教学效能感是信息时代一项重要的职业心理特征,是教师对自身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与学活动、促进自身专业发展能力的主观判断。在“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大力实施的背景下,本研究从心理学的视角对中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测量进行了尝试性探究,编制了中学教师信息化教学效能感量表,将中学教师信息化教学效能感(ITE)分为信息化“教”的效能感(EII)、信息化“学”的效能感(EIL)、信息化“自我发展”的效能感(EISd)三部分,且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以及可靠性分析的结果显示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效度,适合测量中学教师信息化教学效能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