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08篇
  免费   232篇
  国内免费   24篇
管理学   591篇
劳动科学   40篇
民族学   298篇
人才学   60篇
人口学   17篇
丛书文集   970篇
理论方法论   326篇
综合类   3119篇
社会学   460篇
统计学   8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329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131篇
  2015年   215篇
  2014年   380篇
  2013年   333篇
  2012年   381篇
  2011年   368篇
  2010年   370篇
  2009年   328篇
  2008年   382篇
  2007年   298篇
  2006年   242篇
  2005年   310篇
  2004年   292篇
  2003年   308篇
  2002年   255篇
  2001年   210篇
  2000年   209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农村题材电影塑造了大量隐喻性的“农民老父亲”形象,以此阐释农村社会关系、人与土地的关系和城乡关系。在20世纪80年代,“农民老父亲”群像脱离了智慧老人的文化原型,从革命和建设的先锋英雄转化为有待启蒙的群氓,并通过强化图像叙事、减弱语言叙事的方式,使图像的隐喻性更为突出。“空间中的身体”是该影像的核心,关系到人与环境的各类对比关系,其内涵可以向性别、阶层、个体/集体、公共/私人多个面向展开。苦味肖像、“劳动空间中的身体”和“人际空间中的身体”三类图像是分析的切入点。肖像镜头背离了中国电影传统,呈现出大面积阴影、沉默和隐匿表情的共同特点。“劳动空间中的身体”图像突出身体和劳作空间的关系,强调身体性(暗示劳作),忽视个体主体性的体现。“人际空间中的身体”图像将视觉传统中“父—子”间隐喻性的上下空间关系反转呈现,将父亲们描述为既处于对立立场又缺乏话语权的旁观者,需要被“子一代”启蒙。“空间中的身体”作为符号帮助建立“农民老父亲”的群氓形象,将相关的文化、经验、意识形态和价值观视觉化,参与启蒙叙事,同时,也将“父亲们”塑造成他者化的“沉默的异化的劳动机器”,参与了对城乡界限的意指实践,使之成为银幕上的文化地理学案例。  相似文献   
2.
“春官说春”是我国陇东乡村一种极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也是农民在地化的文化实践。本文采用田野调查法,试图回答以“春官说春”为代表的民俗活动蕴藏着的乡村文化治理逻辑。本文认为,“春官说春”是农民基于自身生产生活与文化娱乐的实际需要所进行的文化表达。当下,它不断将传统与现代相融合,一方面推动了乡村集体娱乐的复归;另一方面,依托这一民俗文化,政府、村社、农民、社会团体等多重主体共同参与乡村文化实践,不仅传达了国家话语,也有效地连接了国家与农民,进而使乡村文化治理发挥出最大效能。  相似文献   
3.
颜元承孟子性善之旨,认为"人无有不善",但他亦不得不承认人的气禀有偏正之分.在"偏亦为善"的基础上,颜元认为,气质偏驳之人能够通过后天的学习有所作为,最终成为伯夷、伊尹、柳下惠等这样的"偏圣".颜元继承了孟子、朱熹关于"偏圣"的说法,却一改孟、朱对其"虽为圣但吾不取"的态度,对"偏圣"给予正面的认可.对于气质偏驳之人如何成圣,颜元亦提供了"就其质性之近而学,近夷学夷,近惠学惠"的方案.颜元的"圣人观"受到明代以来圣人普遍化思潮的影响,他吸收了王阳明"以才力论偏圣"之思想,进而发展为"以气质论偏圣",极大地扩充了"圣人"的范畴,提供了更为多样化的成圣道路,较诸王阳明,走得更远.  相似文献   
4.
在当今文明互鉴的格局下,探究中国海洋民俗文化对日本的影响和受容,日本长崎的"精灵流"民俗活动便成为被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这一民俗活动深受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送王船"、长崎华侨华人社会的"彩舟流"等中国传统海洋民俗文化的影响,并融入长崎的风俗特色和地域性格,从而构筑起独特的话语体系.与此同时,其在思想建构上也具有精神寄托寓意、阴阳时空互动、伦理道德隐喻、集体文化记忆的内涵.不仅如此,这一民俗活动更具有作为海丝贸易的历史见证、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表现、作为地域特色的旅游资源等多重性的价值体系,成为中日两国文化交流中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5.
自1954年《春柳堂诗稿》发现以来,关于《春柳堂诗稿》究竟是不是乾隆时期作品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过。而主张《春柳堂诗稿》是乾隆时期作品的王牌证据,就是把诗稿自序中出现的"我皇上"一词是解释为专指当朝皇帝。笔者2015年刊文《"我皇上"一词用于称谓前朝皇帝事例举隅》,列举8个使用事例,证明"我皇上"一词也可以用于指称前朝皇帝和历代皇帝。之后,张志先生撰文《"我皇上"称谓前朝皇帝八个例证的考证讹误》,对拙文提出全面质疑。针对张志先生所提出的质疑,笔者逐一进行了具体说明和进一步补证。事实证明:"我皇上"除指当朝皇帝外,确实可以用来称谓前朝皇帝和历朝皇帝。仅靠"我皇上"一词来证明《春柳堂诗稿》是乾隆朝作品是不成立的。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的历史分析内蕴着历史唯物主义的政治哲学叙事,表明马克思的政治哲学是直面现代问题的政治哲学,这一政治哲学是在宏观历史结构的整体上以微观政治哲学的方法还原了政治原象、理解了政治逻辑、批判了政治宰制,从而真正建构了一种现实的政治理想.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政治哲学深化了现代以经济来解决政治问题的政治哲学路向,开创了超越权力逻辑和权利理路的政治哲学的社会政治哲学.因此,马克思历史分析的政治哲学叙事,既是马克思政治哲学的根本特色,又是现代政治问题得以解决的理论范式.从观念的历史现实、政治的利益基础与主体的阶级属性全方面地把握现代政治的根本问题,使得马克思的政治哲学真实地面对了现代资本主义的政治本质,历史唯物主义地判断了无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在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真正标识了人类解放的政治方向.  相似文献   
7.
8.
作为汉代文学的代表性文类,汉赋具有毋庸置疑的经典性。司马相如作为汉赋创作的奠基人物,其作品被经典化也有着一定的历史必然性。但在经典化的过程中,相如赋却经历了初成阶段的词章、思想与文本的纠葛,发展阶段经学对辞赋的介入而出现的向背与矛盾,特别是通贯赋史的由“辞宗”到“赋圣”称号的变迁以及内涵从修辞而体义的进程,其彰显的时代性与独创性皆值得探讨。而回归汉廷的文学思考,则是相如赋经典化的现代认知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绿色发展成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各地政府推进绿色技术创新成为降低环境污染和提高增长质量的主要途径。为了考察地方政府环境分权和竞争对绿色技术创新影响的“本地—邻地”效应,本文利用非期望产出EBM模型测度绿色技术创新程度,并将绿色技术创新指数引入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最后,结合2003-201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路径依赖、空间集聚以及邻近地区的策略竞争效应;(2)环境分权对本地和邻地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呈“U型”变动特征,且现阶段并未跨越分权驱动创新的临界点;(3)环境分权与地方政府竞争的交互效应整体为负,环境行政分权、环境监察分权和环境监测分权等不同类型环境分权采取的策略并不相同;(4)区域环境分权产生的绿色技术创新激励效应存在异质性,中西部地区环境分权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激励效果更强。  相似文献   
10.
柳建坤  许弘智 《社会》2019,39(2):133-159
本文讨论了当代中国城市本地人排斥进城农民这一问题的发生机制。通过剖析经典利益威胁假说,依托冲突理论以及中国的现实情境,本研究考察了市民与政府关系的演化及其对排斥进城农民的影响。通过对“2011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的分析,本研究获得以下发现:(1)本地市民对进城农民的排斥部分源于其当前生活境遇的恶化,但更主要的原因是过去的利益受损经历以及对未来社会地位变化的悲观预期;(2)本地市民对政府供给公共服务的不满,会降低其对进城农民的接纳意愿;(3)在本地市民中,遭受利益损失的“失意者”对进城农民的排斥态度显著受到其对政府行政能力不满以及政府解决社会不平等问题低效的影响。本研究证实了市民对进城农民的排斥意愿中存在“替罪羊”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