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33篇
  免费   183篇
  国内免费   9篇
管理学   834篇
劳动科学   28篇
民族学   50篇
人才学   93篇
人口学   8篇
丛书文集   403篇
理论方法论   240篇
综合类   2407篇
社会学   292篇
统计学   7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14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130篇
  2014年   194篇
  2013年   193篇
  2012年   302篇
  2011年   334篇
  2010年   328篇
  2009年   349篇
  2008年   282篇
  2007年   196篇
  2006年   161篇
  2005年   202篇
  2004年   193篇
  2003年   232篇
  2002年   204篇
  2001年   178篇
  2000年   160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农村题材电影塑造了大量隐喻性的“农民老父亲”形象,以此阐释农村社会关系、人与土地的关系和城乡关系。在20世纪80年代,“农民老父亲”群像脱离了智慧老人的文化原型,从革命和建设的先锋英雄转化为有待启蒙的群氓,并通过强化图像叙事、减弱语言叙事的方式,使图像的隐喻性更为突出。“空间中的身体”是该影像的核心,关系到人与环境的各类对比关系,其内涵可以向性别、阶层、个体/集体、公共/私人多个面向展开。苦味肖像、“劳动空间中的身体”和“人际空间中的身体”三类图像是分析的切入点。肖像镜头背离了中国电影传统,呈现出大面积阴影、沉默和隐匿表情的共同特点。“劳动空间中的身体”图像突出身体和劳作空间的关系,强调身体性(暗示劳作),忽视个体主体性的体现。“人际空间中的身体”图像将视觉传统中“父—子”间隐喻性的上下空间关系反转呈现,将父亲们描述为既处于对立立场又缺乏话语权的旁观者,需要被“子一代”启蒙。“空间中的身体”作为符号帮助建立“农民老父亲”的群氓形象,将相关的文化、经验、意识形态和价值观视觉化,参与启蒙叙事,同时,也将“父亲们”塑造成他者化的“沉默的异化的劳动机器”,参与了对城乡界限的意指实践,使之成为银幕上的文化地理学案例。  相似文献   
2.
电影研究的后理论、后电影等概念,与文学理论使用的后结构、理论之后等,虽都翻译为中文“后”,却有其各自的问题意识与对话对象。在厘清概念的基础上,齐泽克对波德维尔等人后理论的批判,具有转折时代的特定思想意义。在文化研究衰微之时,齐泽克的再符号化与后理论的认知研究,构成了“索卡尔—文本”事件之后人文知识生产的不同理论选择。在当前后电影状态下,文化研究的持续发展与电影哲学的稳步推进,显示着新文科建设过程中人文研究的新契机与挑战。  相似文献   
3.
华夏中国自诞生起就是超大规模共同体,且其凝聚力异乎寻常之强固,又在此后数千年间持续成长,在几乎每个历史时期均为世界上规模最大之政治体共同体。中国此一伟大政治成就不能不溯源于华夏之可普遍的信仰-教化之道。本文溯至源头,发掘《尚书》之《尧典》《舜典》两篇与信仰、教化相关章句之微言大义,以推明圣人所立中国人的信仰体系与中国文明与政治共同体的教化之道,并论证其相对于西方教化体系所具有的更高普遍性。  相似文献   
4.
威廉·坦普尔爵士园林思想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薄弱之处。实际上,坦普尔在《论伊壁鸠鲁的园林,或论园艺》中系统地探讨了园林的起源、伦理意义和审美形态等问题。他从病原学的角度出发,把园林作为治疗人们过剩欲望的理想之地。他虽然赞同伊壁鸠鲁主义的退隐思想,却从政治德性、顺从自然、自由选择3个方面阐述了园林的退隐伦理。在园林之美上,他认为美在于形式,但是这种形式既包括欧洲的规则式之美,也包括中国的不规则之美。坦普尔的园林理论对我国当下的疗养院园林、私家园林的建设等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反递句式“不但不A,反而B”属于并列类复句的一种.从认知层面来分析该复句与语境C项之间的认知关系,考察在主观推测层面和客观反映层面中人们对于命题的信赖程度.主观推测层面:0.5<P{A/C}<1,0<P{B/C}<0.5;客观反映层面:P{C/B}=1,P{C/A} =0,P{A}=0.已然为P{C}=1,P{B}=1,未然为P{C}=0,P{B}=0.说话人使用”不但不A,反而B”这一句式,其目的是为了反映大脑思维这两种不同认知层面的不一致关系,体现该句独特的语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潘家永 《职业》2015,(1):61
编辑同志:权某是某物流公司的小车驾驶员。由于运输业务激增,公司的原有车辆不能满足运输需求,公司就从其他单位借来一批货车,安排权某等人驾驶。权某发现让他驾驶的货车为拼装车后,以上路不安全为由拒绝出车。之后,公司以权某不服从统一调度、拒绝正常劳动为由,解除了与权某的劳动合同。请问,该公司的做法是否合法?郑伟丰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文献研究、资料整理、统计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分析,得出虽然师范院校学生体育消费水平普遍不高、消费形式单一,但存在巨大消费潜力的结论,并且对师范院校学生体育消费发展的趋势做了一定程度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鲁迅的"中国根柢全在道教"这句名言在学术界颇有争议,有学者认为这是一个科学的论断,也有的认为这是对道教的否定。文章认为道教作为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的影响力是广泛和深远的,"中国根柢全在道教"这个判断是有事实依据的。从鲁迅的文章和言论中,随处可以看到道家思想的痕迹,所以鲁迅与道家思想是有着不解之缘的。  相似文献   
9.
以2015年东部沿海地区X市残疾人调查数据为基础,从社会网络的视角考察弱势群体公共服务需求行为。研究表明:社区网络的拓展会显著提高残疾人口自我支持类服务需求的意愿,降低外界支持类服务需求意愿;家庭网络的拓展能够降低弱势群体外界支持类服务需求意愿,也会降低其自我发展类服务需求意愿。而家庭网络的拓展会促进弱势群体自我生存类服务需求意愿,政府应给予弱势群体一定的经济扶持,并重视他们的受教育情况和婚姻情况,帮助他们提升融入社会的技能和信心。  相似文献   
10.
汉语中不同词性词有不同常模特征规律。名词的具体性、意象性、语义透明度最高,但笔画数最少;动词的词频最高、习得年龄最晚,但感官经验度最低;形容词的熟悉性、主观词频和情感经验度最高,但具体性最低。同时,具体性、意象性和感官经验度之间的相互关联只存在于名词和形容词中。13个常模特征可以归为频率、语义、视觉复杂性和词义数四个公共因子,但各因子所主要代表的变量情况在不同词性词之间有相似,亦有不同。另外,动词和形容词之间的相似性高于它们分别与名词之间的相似性程度,习得年龄、情感经验度、意象性和主观词义数最能把名词与另外两种词性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