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3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7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侯景之乱后梁室分崩,西魏趁机尽取蜀地。蜀地入北初期,叛乱此起彼伏,严重破坏着新克之地的统治。为缓解蜀地动荡的政治局势,西魏及其后继者北周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采取了诸多羁縻、抚慰蜀民的措施。经过长时间的抚慰,蜀地的政局渐趋稳定,北周在蜀地的统治日臻巩固。  相似文献   
3.
自北魏、东魏-北齐和西魏-北周至隋唐之际,伴随着江左士人北徙的时代大潮,数十年间,萧梁皇族人物也间有北迁者,从而在北方诸政权中形成了萧梁皇族士人群体。萧梁皇族子弟多具有较高的学术文化修养,致力于学术文化活动,从而推动了当时南学北输的进程,对南北文化的深入交融与整合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西魏崛起、变强的根本原因在于它在大统十三年前就开始的善教和善政.善教即是构筑"民心工程".首先,营造西魏正统地位,以凝聚人心.其次,通过教化,确立关陇集团的核心价值观,指导和激励集团乃至全社会成员团结一致,共谋"强国富民".善政,指以"王道"为中心原则的国家政治和行政.其主要表现是:组织结构设计的合理性;组织成员的"亲族化"和"同乡化",最高执政者领导的有效性,行政权力的亲和性、柔和性,国家法则政令的便时性.善教和善政使西魏得以弥补种种先天的不足,从而促其崛起,变弱为强.  相似文献   
5.
史学界通说认为宇文泰实行六官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标榜神州文化正统。但进一步分析可发现,这并不是其根本目的。宇文泰创行六官制是在西魏、东魏、萧梁三方鼎立而西魏处于劣势,迫切需要位尊望重的大将支持,同时又要满足他们权力要求的情况下,西魏政权追求自身内部政治平衡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东魏北齐与南朝文学交流频繁。然而北齐诗坛并未出现南北诗风融合的局面 ,相反却转向华艳。这表现出北朝文学受南朝文学影响的阶段性差异 ,折射出北齐的腐败政局及汉族士人备受压抑的心态 ,昭示出北齐文化难以自立的尴尬境地。梁陈诗歌则昭示出汉晋传统文化以正朔自居的文化心态与文化向心力实际削弱的趋势。西魏北周虽无文学创作的卓著实绩 ,但以宇文泰为首的关陇集团于北齐、梁陈之外别树以长安文化为核心的“周礼”文化系统 ,为南北朝诗歌走向初盛唐诗歌的成熟境界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具有特别的文化向心与凝聚意义。唐诗之形成不仅仅是北方刚健质实的思想内容与南朝日臻完善的艺术技巧的融合 ,关陇集团所铸造的长安文化精神是南北诗风得以融会的内在动因。  相似文献   
7.
西魏《六条诏书》中关于选官思想的论述集中在“擢贤良”诏书。其主要内容包括:反对资荫门选;先德后才的选官标准;对“邦国无贤,莫知所举”的批判等方面。在此思想指导下,西魏改革了选举法,开创选拔官吏的新途径,成为隋唐科举制的先声。  相似文献   
8.
万州纪略     
《西部观察》2002,(4):10-11
万州古城,渝东名都。上束巴蜀,下扼夔巫。万川毕汇,千峰竞簇。水陆要津,西部门户。风光如画,璀璨长江明珠:贾客若云,繁华千年商埠。春秋代序,沧桑陵谷。人猿揖别,文明始创。先民在此,举火制陶;白虎为旗,镦于为号。巴人于斯,挥剑高蹈。夏属梁州,秦置朐忍;西魏鱼泉,隋唐南浦……尔来四千数百载,八易治所更其名。古城万州,今属重庆。地处三峡库区腹心,位居巴渝第二都市。  相似文献   
9.
10.
北魏末年即已出现恢复胡姓的社会现象 ,宇文泰主政期间 ,推行了赐、复胡姓的运动 ,并使之在一段时期内形成一股潮流。本文依据正史 ,列举西魏北周时期赐、复胡姓的情况 ,并从籍贯、赐姓时间、事由等方面对之进行了逐项考察 ;认为宇文泰赐、复胡姓的目的主要是推进府兵制的实行 ,而赐、复胡姓的中止也不应当是出于宇文泰的所谓“遗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