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4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8篇
人才学   9篇
丛书文集   107篇
理论方法论   19篇
综合类   263篇
社会学   69篇
统计学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董立勃重构了集体记忆,大写了阶级与革命框架下的女性形象,在日常生活叙事路径上实现了现实主义的突围。女性形象选择本身就是能指的征用策略,表征了错位解读,身体美学也渲染了性别身份,强化了身体视觉。董立勃清理了男权世界的阴谋、压制和伤害,并借女性的容纳、过滤和重构来制衡和纠偏。整合和拯救的境界正是日常生活的"荒野"展开的世界,以日常生活传统的稳定性和坚固性勘察历史的深度,触摸历史的温度,并采用多头并进、逐层演进的叙述策略。日常生活书写是回到历史的方便之门,现实的矿藏也深埋在日常生活的地层,也需要放大日常生活才见胜境。边疆地域、日常风景和底层人物形成了董立勃长篇小说的日常生活叙事景观。  相似文献   
2.
新世纪以来,长篇小说在文体上,形成了回归"本土化"的创作潮流。或直接袭用古代文体,或跨文体地挪用古代非文学的文类,或在小说文本中杂糅中国本土各类文体体例,或重拾"世情"小说的叙事传统。这种文体"本土化"追求,既是全球化语境下文化焦虑的因应之策,也是文化自信心提升与国家意识形态促推的结果,同时亦表明了小说文体经历否定之否定的变革规律。但这种"本土化"追求存在着本土化的艺术形式与精神内质脱节、审美现代性缺位、文学性削减、生活同质化等问题。有生命力的"本土化",应该是形式与内质一致的本土化,同时涵纳西方文学的优质元素。  相似文献   
3.
4.
徐勇 《社会科学》2022,(4):74-81
现代以来的长篇小说写作中,死亡叙事所提出的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的命题,即人学命题的认识论、死亡作为一个事件的本体论和作为个体的死亡与世界的关系命题。现代性通过把死亡叙事寓于长篇小说的开端和结尾,及其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内在结构之中,而使得死亡事件成为具有内在安慰力量的话语实践。因此可以说,死亡叙事是长篇小说的内在生命的重要体现。长篇小说有必要还原死亡叙事的多重性内涵,而不是相反,即把死亡叙事仅仅视为神话或看作矛盾无法解决时的权宜之计。现代性的死亡叙事中,死亡作为过程和中间物的意义正在于其内涵的复杂多义性。  相似文献   
5.
张延文 《云梦学刊》2015,(2):97-100
晏杰雄的专著《新世纪长篇小说文体研究》将文学史、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建设融为一体,通过扎实细致的文本分析,为学术界提供了一部基于新世纪长篇小说文体研究的开创性的理论专著。该著作填补了相关学科研究的空白,是比较突出的本土思想国际化的阶段性成果,对于当代文学和当代文化,都有着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得益于《大同报》与《新满洲》的长篇小说征文而有所谓“发荣”的东北沦陷区长篇小说,定型于征文所倡导的中心意识及获奖作品的导向意义,其“滋长”之意亦运行在日本及“伪满洲国”所限定的文学轨道上,只有极少数作品与之保持距离,这使得东北沦陷区长篇小说大多具有浓烈的殖民意味。只有极少数作品反映了一代青年的时代症候,令人感到“伪满洲国”众多青年精神上无所依托,时时处于一种令人绝望的孤独与幻灭感中。这一“发荣”之象与“滋长”之意使得东北沦陷区的绝大部分长篇小说成为文化伪劣品(甚或剧毒品),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只有极个别作品显示出一定的文学史意义。这也是由东北沦陷区特殊的政治文化环境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7.
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俄罗斯学术界普遍认识到,作为文学理论的传统诗学已跟不上文学发展的步伐,需要探索科学的新方法来揭示文学作为一门艺术的特殊性,由此涌现出彼此争鸣的诸多诗学流派,它们都延续诗学对象为"诗"的古希腊传统.在高扬史诗而贬抑小说艺术性的语境中,巴赫金以哲学-美学家身份涉足文学研究领域,以长篇小说为突破口,试图革新诗学研究范式,重新描述已被小说占据主导地位的西方文学创作的一般规律.他发现了长篇小说体裁不同于史诗来源的古代民间狂欢节文化渊源,找到了小说研究的对话主义方法论,借此进一步探讨了人文科学的对话哲学基础.巴赫金在研究小说时建构并完善自己的对话和狂欢化理论,主要并非政治上的苏联意识形态使然,而是符合其自身学术发展的内在逻辑,唯其如此,他的诗学思想才会成为20世纪中后期活跃学术思维的重要刺激因素.  相似文献   
8.
外国小幽默     
其他技能 “请告诉我,史密斯先生,”面试官问道,“您还有什么其他您认为值得一提的技能吗?”“的确还有,”应聘者谦逊地说,“去年我的两篇小说登上了全国性的杂志,我还完成了一部长篇小说.”“很不简单,”面试官评价道,“不过我想知道您有哪些能在办公时间运用的技能.” 史密斯先生愉快地解释道:“哦,这些都是我在办公时间完成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经典长篇小说的审美构成源自于文学经典审美构成的四个要素,即审美性、时代性、典范性和永恒性,以之审视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经典性及艺术贡献将使我们对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历史地位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人性是文学创作中永恒的主题。波墨在《物的标记》中说:“一切本质的最大秘密是这样一种事物,它在自身中是永恒的,可是在它的发展和显现中,它从永恒的本质性中变为两种本质,即善与恶。”优秀的作家往往能够以笔为刀,在人物的心灵印章上刻出“人性的善与恶”。读罢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瑞典著名汉学家马悦然认为是“少数几个可能问鼎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之一”——李锐的长篇小说《张马丁的第八天》,笔者的心灵仿佛还沉浸在天母河“水随天去秋无际”的艺术境域里,作品中的人物依然萦绕眼前,久久不去。静下心来,思之再三,笔者觉得这部作品的艺术成功之处,就是书写了在人性的遮蔽与去蔽之路上行走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