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7篇
综合类   9篇
社会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对吉林省10多所中小学阳光体育开展的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其中包括:每天活动时间段安排,时间长短、参加人数、参与形式、学校的财政投入、教师和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的态度等方面。针对开展现状,发现不足之处,为推动吉林省各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更好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西汉敦煌郡阳关、玉门关的命名与设置布局应是仿照中原关隘布局而来的,即复制或者移植了中原地区的关隘名称与布局。而悬泉汉简所载“敦煌塞”很可能就是指阳关一带的边塞,也即阳关都尉所辖边塞。阳关是西汉中原前往西域地区使用最多的关隘。西汉敦煌郡九置组成的邮驿系统向东可通达长安,向西从最西端的龙勒置就近经由阳关出塞,又经文候鄣可抵达鄯善国伊循城,至此连接西域南道。这条阳关通道相对玉门关通道更便于通行,因而,阳关通道是文书传送之路,也是戍卒、施刑士来往之路,还是西汉与西域间通使、通商之路。因此,阳关应当是为了与西域诸国通使通商需要而设置的关隘,此后成为西汉中原与西域交流交往交融的一扇大门。  相似文献   
3.
西汉玉门关设置于汉武帝元封三年,最初的位置在汉酒泉郡西部、敦煌郡的东部;汉武帝太初三年至四年间,为了征伐大宛战争的需要,由玉门关军正任文迁徙到敦煌西部,大约在西汉阳关的位置;汉武帝后元年间迁徙到敦煌郡西北一百六十里的地方,而原来玉门关所在的关隘改名为阳关。从此以后玉门关成为一个军事关口,凡是汉朝政府出兵西域或者接受西域投降等与军事有关的事务,都经由玉门关;而西域诸国使节进入西汉必须经过阳关阳关成为一个通使为主的关隘。  相似文献   
4.
5.
《红楼梦》五个书名考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楼梦>的五个书名和四个题名者都是宝玉太子身份的隐语,区别在于各自的构思角度不同.如<金陵十二钗>是从盛京皇宫和北京皇宫的联系以及十二个日子的联系中来构思的;<石头记>是能代表宝玉太子身份的三个日子在太极盘上的形状的隐语;<情僧录>是从阴阳关系和玉玺的阴阳文角度来写宝玉的太子身份;<风月宝鉴>是能代表大清皇位和宝玉太子身份的诸多日子之间的阴阳关系和在太极盘上的形状的隐语;<红楼梦>是宝玉被立为太子日和失去太子身份日通过太极盘和钟表盘转化为戌时后的隐语.  相似文献   
6.
戴金泉编创的合唱《阳关曲》是根据古曲《阳关三叠》改编的,基本保留了古曲的旋律原貌,但混声合唱的形式是源自西方的,和声、复调技法的处理重色彩淡功能。合唱《阳关曲》指挥既需要尊重作品自身所蕴含的各种信息和风格风貌,又要结合表演者自身的情感表达和技术能力,更要发挥指挥的调配和引导的功能,还要顾及欣赏者的情感需求和接受能力,将作品的一度、二度和三度创作有机地融为一体,才能使作品的内在美得以完美地呈现出来;合唱《阳关曲》排练应注意韵律与咬字吐字、音色的处理以及力度的层次安排;指挥应注意把握重点与难点、做好预示与控制、分清线条与结构、讲究语言与修辞;手势动作上更要注意动静结合、大小结合、气场结合、点线结合。  相似文献   
7.
阳关图》是北宋画家李公麟依据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孕育而出的诗意图。此图失传的事实,似乎成了研究其与诗歌文本之间语图关系的藩篱,万幸的是,阳关成图以后,引来了无数诗家的题咏。这些题跋之作,尤以北宋张舜民的诗为最,饱含《阳关图》遗绪,在语-图互仿的理论平台上,可助还原图像概貌。此时《阳关图》与王维送别诗之间的语图关系,已然转变成一种特殊的隐性互文关系。  相似文献   
8.
第十届全国商品交易市场发展研讨会暨2008年度全国商品交易市场系统经验交流大会近日在北京召开,洛阳市关林市场管理委员会、关林南方服装城及司马杰、王才福、田保山三名商户,分别被中国市场学会商品批发市场发展委员会授予“本年度全国商品交易市场系统升级改造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9.
一项项政策正在持续催生一波又一波中国知识分子“上山下乡”热潮。 始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中间历经文革而中途搁置,80年代初又重新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选调生工作已经走过了近半个世纪的历程,为我党储备、培养了一大批干部。  相似文献   
10.
苏轼是否通音律与苏词是否合律可歌略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轼本人是否精通音律是词学界长期争论的话题.而之所以聚讼纷纷,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这一问题直接牵涉到东坡词是否合律可歌的问题.目前,人们普遍认为苏轼是精通音律的,苏词也大多合律可歌,偶有不合音律者,乃是东坡为了改革词体,故意为之.然而,就现有资料看,东坡并不懂音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