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1篇
  免费   178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384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35篇
人才学   12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421篇
理论方法论   185篇
综合类   2000篇
社会学   110篇
统计学   29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07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117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143篇
  2012年   145篇
  2011年   248篇
  2010年   146篇
  2009年   143篇
  2008年   151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184篇
  2004年   161篇
  2003年   207篇
  2002年   163篇
  2001年   162篇
  2000年   149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农村题材电影塑造了大量隐喻性的“农民老父亲”形象,以此阐释农村社会关系、人与土地的关系和城乡关系。在20世纪80年代,“农民老父亲”群像脱离了智慧老人的文化原型,从革命和建设的先锋英雄转化为有待启蒙的群氓,并通过强化图像叙事、减弱语言叙事的方式,使图像的隐喻性更为突出。“空间中的身体”是该影像的核心,关系到人与环境的各类对比关系,其内涵可以向性别、阶层、个体/集体、公共/私人多个面向展开。苦味肖像、“劳动空间中的身体”和“人际空间中的身体”三类图像是分析的切入点。肖像镜头背离了中国电影传统,呈现出大面积阴影、沉默和隐匿表情的共同特点。“劳动空间中的身体”图像突出身体和劳作空间的关系,强调身体性(暗示劳作),忽视个体主体性的体现。“人际空间中的身体”图像将视觉传统中“父—子”间隐喻性的上下空间关系反转呈现,将父亲们描述为既处于对立立场又缺乏话语权的旁观者,需要被“子一代”启蒙。“空间中的身体”作为符号帮助建立“农民老父亲”的群氓形象,将相关的文化、经验、意识形态和价值观视觉化,参与启蒙叙事,同时,也将“父亲们”塑造成他者化的“沉默的异化的劳动机器”,参与了对城乡界限的意指实践,使之成为银幕上的文化地理学案例。  相似文献   
2.
电影研究的后理论、后电影等概念,与文学理论使用的后结构、理论之后等,虽都翻译为中文“后”,却有其各自的问题意识与对话对象。在厘清概念的基础上,齐泽克对波德维尔等人后理论的批判,具有转折时代的特定思想意义。在文化研究衰微之时,齐泽克的再符号化与后理论的认知研究,构成了“索卡尔—文本”事件之后人文知识生产的不同理论选择。在当前后电影状态下,文化研究的持续发展与电影哲学的稳步推进,显示着新文科建设过程中人文研究的新契机与挑战。  相似文献   
3.
华夏中国自诞生起就是超大规模共同体,且其凝聚力异乎寻常之强固,又在此后数千年间持续成长,在几乎每个历史时期均为世界上规模最大之政治体共同体。中国此一伟大政治成就不能不溯源于华夏之可普遍的信仰-教化之道。本文溯至源头,发掘《尚书》之《尧典》《舜典》两篇与信仰、教化相关章句之微言大义,以推明圣人所立中国人的信仰体系与中国文明与政治共同体的教化之道,并论证其相对于西方教化体系所具有的更高普遍性。  相似文献   
4.
威廉·坦普尔爵士园林思想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薄弱之处。实际上,坦普尔在《论伊壁鸠鲁的园林,或论园艺》中系统地探讨了园林的起源、伦理意义和审美形态等问题。他从病原学的角度出发,把园林作为治疗人们过剩欲望的理想之地。他虽然赞同伊壁鸠鲁主义的退隐思想,却从政治德性、顺从自然、自由选择3个方面阐述了园林的退隐伦理。在园林之美上,他认为美在于形式,但是这种形式既包括欧洲的规则式之美,也包括中国的不规则之美。坦普尔的园林理论对我国当下的疗养院园林、私家园林的建设等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明清易代之际,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氏之论区别“亡国”与“亡天下”,是当时时代背景的产物,也是对传统国家观的超越。通过阅读顾炎武的《日知录》,以顾炎武的“天下观”为中心,对其相关思想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反递句式“不但不A,反而B”属于并列类复句的一种.从认知层面来分析该复句与语境C项之间的认知关系,考察在主观推测层面和客观反映层面中人们对于命题的信赖程度.主观推测层面:0.5<P{A/C}<1,0<P{B/C}<0.5;客观反映层面:P{C/B}=1,P{C/A} =0,P{A}=0.已然为P{C}=1,P{B}=1,未然为P{C}=0,P{B}=0.说话人使用”不但不A,反而B”这一句式,其目的是为了反映大脑思维这两种不同认知层面的不一致关系,体现该句独特的语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文献研究、资料整理、统计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分析,得出虽然师范院校学生体育消费水平普遍不高、消费形式单一,但存在巨大消费潜力的结论,并且对师范院校学生体育消费发展的趋势做了一定程度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山东考古录》是顾炎武考察山东地理掌故的基础上写成的重要代表作,该书集中体现了顾炎武治学的科学态度,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目前学界对该书的研究侧重于该书与《日知录》的关系问题,对其内容的研究较少。《山东考古录》是顾炎武在北游山东一个见证,该书具有较高的历史地理、民俗及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史料价值,是研究古代山东社会的一部较有价值的书,同时《山东考古录》对《日知录》和《续山东考古录》也产生了重大影响,推动了二者的成书。  相似文献   
9.
鲁迅的"中国根柢全在道教"这句名言在学术界颇有争议,有学者认为这是一个科学的论断,也有的认为这是对道教的否定。文章认为道教作为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的影响力是广泛和深远的,"中国根柢全在道教"这个判断是有事实依据的。从鲁迅的文章和言论中,随处可以看到道家思想的痕迹,所以鲁迅与道家思想是有着不解之缘的。  相似文献   
10.
信息文明不是由智能机器建构的,信息文明的本质是在工业文明基础上形成的新的物质生产方式,信息化的物质生产方式是信息文明的社会基础。信息技术应用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使得协作劳动已成为真正的“技术必要了”。与以往的时代相比,信息时代人民群众获得了新的生产力、新的政治权利和权力、新的道德生活和精神生活。随着信息文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必然获得更加真实的、巩固的历史主体地位,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也必将获得更加充实的条件。整体而言,信息文明的发展确证了唯物史观的科学性,人们应当在信息文明时代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从而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