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62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完全免费 | 39篇 |
专业分类
综合类 | 802篇 |
出版年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15篇 |
2014年 | 41篇 |
2013年 | 15篇 |
2012年 | 38篇 |
2011年 | 49篇 |
2010年 | 32篇 |
2009年 | 38篇 |
2008年 | 46篇 |
2007年 | 64篇 |
2006年 | 65篇 |
2005年 | 76篇 |
2004年 | 63篇 |
2003年 | 57篇 |
2002年 | 63篇 |
2001年 | 58篇 |
2000年 | 42篇 |
1999年 | 14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4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数字影像及其真实性观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数字影像对传统电影电视的巨大冲击 ,乃是在制作方式、生成方式与存储介质上的划时代的革命意义。尽管它竟可“以假乱真” ,但是依然不能改变人们对数字影像的真实性要求。影视制作者依然必须根据生活的真实、艺术的真实抑或感觉的真实来生成数字化虚构影像的创造性真实。真实永远是一切艺术的生命。电影无论在中国乃至全球 ,都不会在短期内步入“后电影时代”而濒临消亡。 相似文献
2.
高拱认知论思想探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岳天雷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3)
高拱的认知论思想大致可归约为四个方面:即"事必求其实"的求实论、"虚心以求其是"的求是论、"贵乎知而能行"的知行论、"见闻"与"问学"的知识论。高拱的认知论思想蕴涵着求实、求是、实践、批判等精神品格,至今仍然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前刑事诉讼法学界在证明标准问题上存在着“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的争论。这两种观点均未能全面把握刑事诉讼证明的两个阶段和双重属性 ,各有缺失。客观真实标准是最理想的证明标准 ,但我国目前还不具备实现单一的客观真实标准的条件 ,现实的选择是实行兼采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的混合标准 相似文献
4.
律师拒证权制度之建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章礼明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5):29-32
在两大法系典型代表国家,律师在刑事诉讼中均享有拒证权。律师拒证权具有其独立的价值。我国现行立法在此方面存在缺陷,从建立法治秩序的需要出发,我国有必要建立这种制度。文章就如何在我国建构律师拒证权规则提出了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5.
实践美学终结了吗——与章辉博士商榷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张玉能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1(4):1-6
“实践美学终结论”是一种极其有害、不利于学术多元发展的论调,而且,实际上实践美学没有并且也不会终结,只会与时俱进,开辟通向美学真理的新道路。首先,实践美学的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和实践观点就是与时俱进的、开放的,不可能终结的;其次,“实践美学终结论”对实践美学的基本原理和发展进行了有意无意的误解和曲解;再次,“实践美学终结论”的理论根据是西方现代和后现代的形形色色哲学和美学的观点,而这些观点本身的真理性就是值得分析和质疑的。 相似文献
6.
儒家中庸、中和是"真善美"的统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树放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1(5):56-63
中庸、中和是儒家的最高哲学范畴,集中体现儒家的世界观,更体现儒家的人生观、政治、伦理观.中庸的精义在执中、时中,体现儒家的最高哲学智慧;中庸中和,是"真善美"的统一,是儒家追求的人生与社会的理想目标.经剔除糟粕,扬弃改造,儒家中庸中和思想有多方面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7.
要重视对亚里士多德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子嵩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
我国学术界在 2 0世纪对古希腊哲学的研究 ,既有一些成绩 ,也存在问题。对亚里士多德的研究不够重视 ,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文章第一部分引用历史事实评价了亚里士多德在古希腊哲学以及在整个西方哲学和文化发展中所具有的地位和所起的重要作用 ;第二部分概述希腊哲学在中国的传播 ,并指出了当前研究中的一些问题 ;第三部分进一步阐明了亚里士多德成为西方文化传统的重要奠基人的三点原因 ,并具体说明如何理解亚里士多德著作中大量出现的自相矛盾现象 相似文献
8.
张问陶诗学思想论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应涛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0(5):74-80
张问陶接受并发展了明清诗坛的“性灵”说 ,高扬主体意识 ,破除沈德潜的儒家封建文学理论和翁方纲的作诗规范 ;“性灵诗”必须有创作主体之“天真”与表现对象之“天真”自然凝结为具有“天真”艺术本质的艺术本体 ;“诗发乎情 ,情触乎遇” ,作诗的动因“慨然有感于身世之间” ,这个观点使张诗在抒写性灵之同时 ,能兼及“天下大义” ;主张创作风格的多样化 ,但张诗的基本风格是“空灵”和“沉郁” ;崇尚“天才” ,但非常重视创作主体的修、养、炼。 相似文献
9.
塔尔斯基的真理理论及其对语义学的贡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塔尔斯基以现代逻辑为手段,用逻辑分析和语义分析的方法对唯物主义真理符合论中甚为模糊的内容做出语义学的重新阐述,给“真的”一词下了一个实质上适当、形式上正确的定义,也提出了著名的语言层次论,创建了现代意义上的系统的语义学,从而向世人展示了语义学的非凡魅力,在世界哲学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关于学分制实施中几种认识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宁一非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6(1):85-88,97
在我国高校教学改革所推行的学分制中存在一些缺乏求真务实的现象。其中主要反映在认为学分制下学生与学校及教学是一种市场关系,选课制如选课、选教师、选时间、选地点的具体做法,实行选课引起的课程过分细化,导师或导师制的作用等等的认识与做法上。对它们进行探讨,有利于学分制的作用及意义更加积极的发挥和显示与教学改革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