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代际价值观及其初步瞻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代际价值观是伴随青年价值观作为一种与从社会整体价值观中分化出来并与成年人价值观相对而言的价值观。在中国,作为一种崭新的价值观形态,代际价值观日益凸现。应该深入研究价值观代际互动的新趋势和新特点,以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重要的价值观基础。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的代际变迁主要呈现以下基本规律和特点,即价值观的代际变迁方向与改革开放的实际进程相一致;价值观的代际变迁与社会整体价值观的变迁在变迁性质和变迁阶段上总体上相同;在社会价值观变迁的过程中,青年价值观发挥着新价值观的肇始作用和对社会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代际价值观经历了从价值观的代际分化,到代际碰撞,再到代际动态整合的过程和特点。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代际价值观的凸现.与改革开放之前代际价值观尚未成型不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代际价值观在自身的逻辑嬗变中逐渐成型,其嬗变轨迹总的来说经历着以下三个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之初代际价值现的痛苦反思时期;20世纪80年代代际价值观的历史调整时期和20世纪90年代代际价值观的重新整合时期. 相似文献
4.
《中州学刊》2017,(2)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内地的公益文化可以划分为两种理想类型,即"悲情公益"和"快乐公益",典型案例分别为"希望工程"和"多背一公斤"。"悲情公益"推崇无私奉献的价值理念,多以利他性动机为主,参与群体以中老年人为主,多采用间接式的参与方式,激励方式主要靠道德勉励,过程互动上表现为权威式互动,参与门槛较高,传播导向上偏重受助者的悲惨境遇,公益参与充满庄重与悲情格调。"快乐公益"奉行以人为本,讲求微行大益,表现出利己性与利他性结合的复杂动机,参与群体以青年人为主,多采用直接式的参与方式,更侧重个人精神满足,过程互动上表现为参与式,尊重受助者自身利益的表达,参与门槛较低,传播导向偏重施助者身心体验,公益参与轻松快乐。公益文化变迁是经济发展、技术进步以及国内外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王天楠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1):60-66
英格尔哈特在探讨发达工业社会文化转型问题时提出了代际价值观转变理论,用以说明政治文化转型的路径与方式。他用资源匮乏假设和社会化假设论证代际价值观转变的条件,同时对该理论与其他相关理论模型的关系进行了梳理,并对相关理论提出的挑战作出了回应。这一理论开始以西方后来扩展到世界范围的政治经济发展状况为背景,因而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特别是对当代中国现代化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政治文化变迁具有较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社会转型与代际价值观的变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社会,正处于社会加速转型时期,价值观的代际特点已越来越明显。在这一社会转型时期,代际价值观主要呈现出成年人价值观权威的弱化和失落及价值观代际多元化等两种特征。同时,代际价值观的变迁遵循着一般价值观变迁的模式,但又有着自己特殊的变迁逻辑,主要表现为价值观的代际分化和代际整合的辩证运动。研究社会转型与代际价值观变迁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