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公私立高等学校学费水平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建华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1):97-102
采用实证方法对中国公私立高等学校学费水平的现状及其相关因素进行考察的结果是:与私立高校相比,中国公立高校学费水平过高,而且已经带来负面影响。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城乡差距过大,公立高校学费上涨已到极限。与公立高校相比,中国私立高校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受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学费上浮的空间也已不大。未来,中国私立高校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除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外,拓宽资金来源将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试论中国公立高校多元利益主体的生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于文明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3(5):1-6
计划体制下,中国公立高校内部的利益是高度一致的。随着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中国公立高校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形成了多元利益主体并存的局面。首先,高校摆脱了“政府附属物”的局面,成为“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政府转变为多元利益主体的一方(当然是最重要和主要的一方);共次,以教师为代表的教职工群体改变了“单位所有”的身份,与高校形成了合同聘约关系,也成为有自身利益诉求的利益主体;再者,学生缴费上学,自主择业,不再是统包统分的“准国家干部”,他们与学校的关系越来越带有“消费者”的色彩;还有,高校管理者的身份复杂起来,他们除了代表政府的利益,还代表着教职工和学生的利益;最后.由于投资主体多元化,使得“获取回报”的合作者介入大学的投入与发展,他们的利益又有其独特性。分析利益格局的变化,会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找到一个新的视角和基石。 相似文献
3.
教育产业化形势下公立高校的定位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袁虹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3(4):114-117
教育产业化问题引发了诸多关于教育改革的探讨。教育产业化是在民办教育的催化下 ,在如何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高校体制的呼声中 ,在如何与国际社会教育改革接轨的潮流中 ,重新审视我国公益性、福利性教育体制之后产生的富有生命力的新提法。然而 ,公立高校能否像民办大学那样完全以企业化的模式运作 ,在教育产业化形势下如何找准自己的位置 ,最终如何把握教育发展的方向 ,对于这些问题 ,我们应从公立高校与民办大学的比较中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4.
我国政府与公立高校关系研究——基于委托代理理论视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改革开放全面深入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成熟,社会转型加速导致教育观念发生深刻变革,传统的政校关系难以适应开放市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等教育的国际接轨和高校发展。基于委托代理理论视角,剖析政校关系现状与成因,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建立新型的政府与高校委托代理关系。 相似文献
5.
基于制度的公立高校校企合作办学治理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企合作办学办学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必然带来办学目标综合化;大学生学习成本内在化、就业市场化客观上要求增加学生在治理结构中的话语权;同时,人才需求的不确定性要求复合化的师资队伍与之相适应,教师在治理结构中的话语权也必须作出调整。治理制度创新既是公立高校校企合作办学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提升公立高校校企合作办学质量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公立高校内部权力的冲突、协调及整合解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萱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5):51-55
从利益相关者理论切入,以公立高校政治权力、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可能性和必然性为立足点,从权力的对立、冲突、协调与合作这一独特视角来解构中国公立高校内部权力机制运行中的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及其相互关系,通过研究权力运行机制的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及学术权力的三维空间,进一步说明如何构建公立高校权力整合机制。 相似文献
7.
我国公立高校筹资的主要渠道及其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我国公立高校作为非义务教育,其多元化投资趋势成为了必然.其中,政府投资仍是高校资金的主要来源,受教育者负担部分教育成本是高校资金来源的基本组成部分,募集社会捐资是高校筹资的重要任务,合理利用资本市场是高校发展过程中解决资金短缺问题的必要补充. 相似文献
8.
郭嫄 《南通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2):19-21
新制独立学院是一种新的办学组织形式。它的产生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是我国对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和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在认识和实践上的逐步深化的必然结果。本文从新制独立学院产生的背景、自身的优势及其产权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体制下,利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及政事分离是我国公立高校面临的迫切要求。而这一要求得以付诸实践的前提之一就是实行高校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文章认为,当前我国公立高校两权分离是不彻底的,并指出高校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存在分离的现实基础以及高校与市场、高校与政府间矛盾生成的动力机制,这些决定了两权分离将成为高校未来发展的合理方向。 相似文献
10.
叶光煌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9(3):88-92
高校董事会制度在西方国家历史悠久且普遍适用,但在我国却是一种新生事物。我国公立高校普遍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在这种体制下设立董事会并开展相关工作,值得高校管理者积极探索,不断总结经验。本文通过对比西方高校董事会制度和我国公立高校董事会的发展状况,分析我国公立高校董事会所起的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充分发挥公立高校董事会应有的作用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