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主要国家农业保险法制及其理论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瑞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7,(1):91-93
本文介绍了美国、日本、西班牙和菲律宾等主要国家的农业保险立法概况;分析了这些国家实施农业保险法制的理论基础,如农业保险的政策性或“准公共产品”理论、农业保险的强制性理论、农业保险的分层次理论以及农业保险的风险证券化理论等;得出建立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政策与法律机制、建立和实施农业保险巨灾债券制度的两点启示。 相似文献
2.
日本农业保险发展概述及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周建华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5):32-34
农业保险是日本最稳定、最持久、覆盖面最广的农业保护措施。日本实践表明,发展农业保险需要配套的制度供给和先进的技术支撑,包括完善的法律法规、必要的财政支持、一定的法定强制和先进的统计系统。这些内在的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对于发展中国农业保险大有裨益。提出中国农业保险应加快农业保险立法,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实行“法定保险与自愿保险相结合”,创新农业保险组织制度。 相似文献
3.
关于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冯岚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2):17-20
农业保险以商业保险的运作方式已在中国推行近 2 0年 ,前景不容乐观。通过分析商业化保险不适合农业保险运作的原因、国外农业保险的先进经验以及中国入世对农业保险的要求这三方面因素 ,认为中国尽早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 ,是农业保险走出困境取得良性发展 ,促进我国农业在 WTO条件下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 ,提出了关于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具体措施 ,为我国农业保险改革和发展提供政策性选择意见 相似文献
4.
论如何加快发展我国的农业保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业保险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构建和谐平安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积极发展农业保险,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系统全面的风险保障,是我国保险业面临的新任务。但近年来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却举步维艰,问题甚多。其深层原因主要是农业保险经营风险大,缺乏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经营模式单一,销售渠道不畅,有效供给不足,缺乏完备的农业再保险体系;经营难度大,专业人才缺乏。加快发展农业保险的基本对策是加快农业保险立法,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行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多样化;尽快建立完备的农业再保险体系;积极开发新险种,不断拓展销售渠道;重视防灾防损和人才培养工作,提高农业保险经营管理水平;大力发展农村保险业务,促进农业保险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吴祥佑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4):11-17
文章以边际理论与博弈论为分析工具 ,分析了我国农业保险商品需求不足、供给有限的成因 ,探讨了政府、保险公司与农民三者之间的博弈及其均衡 ,指出实现政府、保险公司和农民三赢的策略是 :国家制定法律促使政府启动政策性农业保险 ,启动资金通过发行国债筹集 ;农业保险实行商业化运作 ,政府仅提供政策支持 ,对农民进行直接保费补贴 ,对保险公司进行税收减免 ;通过利益诱导机制 ,将农民推向保险公司 ,将保险公司引向农业。 相似文献
6.
政府还是市场--论我国农业保险的出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段学慧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80-85
我国农业保险自1982年恢复以来,基本上走的是一条商业化的经营模式,至今已经严重萎缩.农业保险究竟是放给市场还是由政府承担起责任?分析我国农业保险二十年的历史,总结国际上农业保险的经验,对政府和市场在农业保险领域的作用进行理论分析,得出结论:农业保险不是可以完全放给市场的领域,农业保险必须首先由政府承担起责任,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农业保险模式. 相似文献
7.
农村金融面临的困境与出路——基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钟兵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8(3):55-58
通过对新农村建设中农村金融所面临的金融组织体系不完善、功能缺失,农村资金流失严重、金融供给严重不足,保险市场发展滞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欠佳,金融创新能力不足、服务功能缺失等困境因素的分析;从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体制保障,动力支持,体制环境,外部条件和发展平台等视角,提出了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建立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机构,建立农村资金反哺回流机制、增加农村金融有效供给,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完善风险保障机制,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产品、丰富农村金融服务内容等新农村建设中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业保险自1982年恢复试办以来,发展比较缓慢,目前,其经营不论是从法律建设、环境治理还是从保险主体培育、保险模式创建、财政税收扶持等方面,都不能满足农业经济不断发展的需求。本文从中国农业保险现存问题入手,并分别从保险公司、农民、政府角度对问题成因进行了客观分析,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起政府主导下的商业保险公司经营模式是中国农业保险未来发展的一个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9.
建立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业保险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三大支柱 ,是WTO框架下政府国内支持的主要举措。农业高风险与农业地位的重要性、农业保险产品准公共物品性质等要求我们必须建立农业政策性保险。在借鉴国外农业政策性保险模式的基础上 ,探讨了我国可选择模式的利弊、政府行为、立法与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历程、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业保险是一种通过保险的商业化手段来管理农业中存在的各种风险的制度安排,其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可以有效帮助政府减轻灾害补贴压力,帮助广大农民减轻农业风险的损失,在WTO框架下,是政府应对国际竞争、扶持和保护农业发展的重要措施。我国的农业保险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发展历程,在现阶段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必须要由政府提供适宜的环境,主要依靠商业保险公司的商业化运作来谋求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