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
1.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
再集体化作为近郊村庄城镇化的应对策略,历史的逻辑与现实的需求是其产生与发展的社会基础。从村民再集体化的意愿角度分析,再集体化可以分为主动再集体化与被动再集体化两种类型。城镇化与农村地区的新发展其实是并行不悖的关系,所以推进城镇化并不会最终造成村庄的根本性衰落。 相似文献
2.
杨青贵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9(3):1-10
与传统股权相比,扶贫股在出资、股权类型、权利内容、收益分配、退出机制、风险防范等方面形成了许多创新做法,但存在制度回应弱、效益吸引力不够、相关利益协调不足、长效的收益分享机制缺失、平台治理参与局限等深层次问题。据此,应立足中国实践,在集体股的框架内,明确扶贫股的法律属性,以集体股制度创新为路径,从制度层面规范扶贫股。 相似文献
3.
农村集体产权的制度创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国目前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变革的方式进行剖析,否定土地等主要农业生产资料私有化、国有化观点,揭示继续坚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通过在集体产权实现方式层面进行制度创新设计,来解决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现存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