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的路径依赖和制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新制度经济学路径依赖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根据农村改革以往经验和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制度设计的新思路:依据分级管理、抓大扶小和以大带小的原则,健全以中央、省、县、乡、村为基础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分级经济管理体制,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的多元化和多样化。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创新模式——广东南海“政经分离”模式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丽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67-72
中国农村集体经济制度改革已经成为农村体制改革的深水区,由此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与矛盾不断累积。在此,广东南海一直处在制度与体制改革创新的前沿。“政经分离”是南海探索适应新时期发展需要的一种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分析和研究这一新生事物对破解“城乡二元结构”、解决农村发展深层次问题具有理论与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的新形式:来自陕西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为主体的农村集体经济,在人民公社解体后,迄今没有任何载体代替人民公社作为计划经济时代的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农村集体经济新的有效实现形式呼之欲出。这也是改变目前中央直接面向农户出台政策的局面,改变政府财政支农的宏观目标与农户经济行为的微观目标不兼容情况的需要。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可以有以下5种形式,包括:土地流转下的农民自主模式、县域下的政府组织+农户运行模式、循环产业园区模式、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杨凌高新示范园区模式,并对它们进行比较。我们认为,在未来一段时间,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的多元化和多样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常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要充分动员一切农村资源和非农资源,要求产业园区、家庭农场、农业企业、合作经济组织等多种农村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出现。要特别强调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发展过程中政府的引导作用。这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存在的缺陷不是农村集体经济实现的根本障碍,要充分在世界范围内认识到土地私有制不是土地产权唯一的实现形式,以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为基础的农村集体经济一样可以有活力。 相似文献
4.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远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7(6):177-179
文章指出农村村级财务管理目前存在着会计核算不规范、资产管理混乱、财会人员素质不高、监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应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使村级财务管理有章可循;全面实行村务公开,强化村级财务监督;稳定财会人员队伍,提高财会人员素质。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阶段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大部分农村集体缺乏发展资金,有必要通过收取地租完成集体经济的资金积累,再将其主要用于发展性项目,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并最终完成集体经济有效实现的目标.地租不同于农业税、“三提五统”和“一事一议”筹资款.收取地租不仅是土地所有权等理论的内在要求,而且调研显示能够得到大部分农民的支持.农民集体地租法律制度应当在坚持“分步走”、民主性、低额度、保障性、发展性等五大立法原则的基础上,展开具体法律规则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高富平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4):101-116
在肯定土地承包关系的前提下,通过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来发展适度规模经济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转型的现实选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改革意味着土地承包经营权由静态的物权质变为一种可自由处置的财产或生产要素,即财产化;而这样的变化将促使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转化为一种市场化、社会化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虽然社区统一组织的全员土地股份合作是较为理想的选择,但现行《承包法》所确立的农户自愿流转方式已经能够支撑不同规模的经济形式,应是大多数农村集体经济转型较为现实的道路。目前最重要的是正确认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与农村集体经济体制转型之间的关系,清晰描绘新农村经济体制目标和内容,然后探索支撑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体制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相似文献
7.
豆艳荣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11):1091-1095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三农"政策的演变体现了对"三农"认知的变化,其中蕴含了我党"三农"思想的内在关联性。历经不同时期后我党对"三农"关系的认知突破线性思维的局限,发生了历史性跨越,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具有的自我纠错机制,推动了"三农"政策及思想的日臻成熟。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将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8.
文章提出通过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集体层面的统一经营,发展以合作经营为基础的土地股份合作社,深化农村集体企业的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发展合作经济和农民合作组织等,合力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发展集体经济,深化基层民主政治改革,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三者是同步发展,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统一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9.
10.
农村集体经济代理人经营者和村委会成员身份的叠加,引发了大量委托—代理问题和机会主义行为,同时也使得农村集体经济经营与集体资产处置的效率与风险控制受到了极大影响。通过建立理论模型,系统探讨降低农村集体经济中代理人机会主义行为的机制设计问题,并就未来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系统性制度创新,提出了建立代理人和委托人之间的利益平衡机制、建立多层次的监督机制、着力构建现代经理人制度、不断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形态进行多方面探索和创新等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