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汇率波动对我国出口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余珊萍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7(2):13-17
借鉴贸易引力模型,对 2 0 0 0 至 2 0 0 3 年中国和十个主要贸易伙伴国的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分析,考察汇率波动对我国双边贸易的影响程序,发现名义汇率波动总体上对我国出口影响并不明显,我国汇率制度改革是有调整空间的,对于汇率波动的风险可以通过出口结构的调整和优化,通过企业自行规避汇率风险等得到解决。根据实证结果,建议改变目前汇率政策,实行盯住“一揽子”货币的汇率政策。 相似文献
2.
出口退税政策效应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首先通过回顾出口退税思想的理论发展,从税收思想的演化、税收法理角度,以及国际贸易、进出口关系等方面研究了出口退税的必要性。其次通过对出口退税的成本效益分析,探讨出口退税所引致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说明出口退税是我国一项必要的政策,关键是中央和地方共同负担出口退税额,调动两方面的积极性,最后从不同角度为完善出口退税政策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世界木质家具出口贸易变动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利用Com trade数据并经整理,对1989-2006年的世界木质家具总出口额、出口结构、地区结构变动等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世界木质家具需求旺盛;(2)木质起居室(餐厅)和商店家具占木质家具的出口比重下降,带软垫的木质框架坐具出口比重呈上升趋势;(3)欧洲木质家具出口市场决定着世界木质家具出口格局,世界木质家具产业有向亚洲转移的趋势。最后提出了提高我国木质家具出口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出口关系的面板数据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运用1995~2002年的数据,建立了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出口之间关系的面板数据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所选用的国家和地区是: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日本、韩国、欧盟、美国.如果采用单个国家FDI与出口的关系进行分析,FDI与出口之间的关系并不显著,且自相关严重.研究发现,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华累计FDI(或FDI存量)与中国对其出口之间的关系十分显著,面板数据分析不仅可以表征国别或地区间的差异,而且可以有效消除序列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5.
FDI对中国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FD I)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002年成为全球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FD I对我国国民经济各个方面尤其是对外贸易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利用协整检验(Co-integration Test)和误差纠正模型(ECM)分别从长期和短期两方面分析FD I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结果发现,无论是在长期还是短期,FD I对我国出口贸易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出口贸易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构建研发活动的投入产出函数,运用我国1986-2004年期间的省际Panel数据,实证检验了出口贸易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利用两个不同的估计模型,得出了相似的结论,结果表明,出口贸易通过技术溢出对地区的技术创新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效应,推动了地区创新能力的提升。对东、中、西部地区的进一步分析表明,由于我国出口贸易在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出口贸易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存在地区性差异,呈现出东部最强、中部次之、西部较弱的格局。 相似文献
7.
论我国现有出口贸易模式的危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肖慈方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以加工为主体的出口贸易模式,这是一种以数量扩张、低价竞争为主要手段的粗放式发展道路。加工贸易出口已取代一般贸易出口成为主要的出口方式。出口商品结构以低技术含量、低附加价值的劳动和资源密集型商品为主;出口创汇率长期处于低水平。由于加工贸... 相似文献
8.
2006年中国农产品出口实现较快增长,全年农产品出口310.3亿美元,同比增长14.1%,农产品出口迈上新台阶.但近11年以来,中国农产品出口对世界农产品出口的贡献率一直处在3%左右的较低水平.中国农业企业还存在企业规模小、产品质量优势不明显和农产品加工水平低等一系列问题.要在世界农产品贸易战中把握主动权,应对挑战,研究分析影响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主要因素成为必然.选取2002-2005年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情况作为研究对象,结合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特点构建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引力模型,利用面板数据研究分析影响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2001--2007年227家上市公司样本的生产率测算结果,以及中国企业出口的自我选择效应和出口学习效应测算结果显示,企业生产率在即将出口和不出口企业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即将出口的企业生产率没有明显高于不出口企业,从而说明中国企业的自我选择效应并不存在,而且出口因素对企业出口溢值的影响显著。同时,出口企业与非出口企业的生产率增长差异较显著,由此验证了企业出口学习效应的存在。且所有制因素对出口企业与非出口企业生产率增长均无较大的影响,由此说明我国企业支持出口学习效应而不支持自我选择效应。因此,对以往中国企业通过出口行为获得学习效应的总结能为更好地推进我国企业国际化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产品出口如何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受发达国家技术性贸易壁垒(TBT)的影响,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出口波动较大,出口市场份额减少甚至丧失。TBT能影响我国农产品出口,除因我国农产品质量差、缺乏技术创新外,还因为我国出口市场结构不合理;技术法规、标准体系不健全;情报系统较薄弱;农业科研投入不足。要突破TBT,必须利用WTO的透明度原则、"例外条款"、"绿箱"措施等相关规则;运用全面质量管理机制,提高农产品质量;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建立食品卫生注册制度;运用技术手段,发挥检验检疫部门的作用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