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鑫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5(3):33-39
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积极扩大内需,尤其是增加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随着物价的上涨,居民的通胀预期不断加深,严重地制约了居民的消费需求,影响了居民的跨期消费行为。在此背景下,通过对福建省泉州、福州、南平三地的实证调研,结合生命周期理论及数理模型,比较分析三地农村居民跨期消费行为的共性与差异性,据此探讨形成其消费行为差异的原因,并提出提高收入、淡化通胀预期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我国区域技术转移及经济发展的动态演变分析并构建模型,定量测算技术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根据实证结果,提出发挥技术转移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从区域研究到区域比较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史研究正在向区域研究的纵深发展.为实现整体史的研究目标,学者们一方面注重区域与国家的互动关系,另一方面则注意区域间的互动,由区域研究走向区域比较研究.新近召开的"比较视野下的地域社会研究--徽州与江南的文化认同与地方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就史学界关注的区域比较的理论和实践、江南区域的文化认同与经济发展、区域文献资料的开拓和利用等学术前沿问题,作了介绍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飞速发展,中国碳排放量持续增加也为世人所诟病.本文利用中国1990-2010年的面板数据,对东中西部三大区域贸易开放对碳排放的影响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考虑人均收入与政策因素的条件下,东部地区外贸依存度与外资依存度对碳排放都具有负效应,但前者在统计上并不显著;中部地区外贸依存度对碳排放具有显著正效应,而外资依存度对碳排放具有显著负效应;西部地区外贸依存度和外资依存度与碳排放都具有正效应,但在统计上也都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基于1999-2009国土资源年鉴的数据,对省级层面上土地财政的规模进行了详细分析。这期间各地区土地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的均值基本在0.18-0.38左右,各地区差异不太明显;而土地出让金相当于财政收入比重则从0.11-0.80不等,地区差距较大,土地抵押金与财政收入之比则是上海为最高(3.83),最低的为黑龙江(0.09),将各地土地财政占财政收入的比值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进行分析,全国各地区土地财政大多数都处于中等程度。 相似文献
6.
7.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2):104-116
特色小镇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模式的重大创新,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推手。系统梳理国家有关特色小镇建设中的土地流转、融资模式、财税支持、人口流动方面的政策,并以云贵川地区为例,比较三省政策差异,发现云贵川地区在贯彻国家政策的同时,形成了各自的政策特色。云南省从项目融资、贷款贴息、税收减免方面对特色小镇给予重点支持;贵州强调争取国家金融支持的同时,启动"险资入黔"战略;四川强调建立城镇发展基金及资产证券化手段,并率先出台特色小镇十三五规划。当前,特色小镇建设仍然存在管理主体多元,责任不清、各部委竞相推出特色小镇,缺乏统一标准、政策共性有余,地方个性不足等问题。可以尝试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特色小镇管理委员会"三级管理体系、建立特色小镇实施主体的正负双面清单以及地方政策创新的特色清单,加强特色小镇的风险防范和内涵建设。 相似文献
8.
我国金融业发展迅速,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和贡献不断增大。我国的经济货币化程度逐渐加深,金融业的增加值大幅度增长,货币供应量对经济产出的影响是递增的,金融对经济的影响逐年增大。但是我国金融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和贡献度还比较低,对经济的直接影响和拉动经济增长的贡献力还较弱。我国的金融发展结构还未达到高级阶段,区域金融资源分布和发展水平极不均衡并且呈现出金融发展差异逐渐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通过建立安徽省文化产业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安徽省16个地市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行测算、排序和聚类.结果显示,安徽省文化产业竞争力水平分布不均衡,从北到南大致呈现文化产业竞争力逐步增强的趋势,并提出了提升各地市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从文化的角度来了解内陆和沿海地区消费者的购买决策风格存在的差异。结果发现内陆与沿海地区市场的消费者功利购物风格没有不同,但是在享乐购物风格上却有不同。市场营销者需要了解这些差异并能够针对不同地区的消费者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